Toggle navigation
选课
题库
2025卫生
讲师
考试资讯
员工核验
防骗
400-069-0776
登录
注册
搜索
卫生资格
执业护士资格
初级药学
初级护理
初级技师
主管药师
主管护师
主管技师
主治中医
主治医师
卫生人才评价
财会金融
金融从业
经济师
会计
财税
建筑工程
建造造价
消防安全
设计勘探
其他工程类
卫生资格高级
基础医学
护理学
临床医学
医学技术
口腔医学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药学
中药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
执业医药师
药师
兽医
医师
职称考试
考公考编
家政服务
物流
其他
其他
建筑工程
财税
金融
专业: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二级造价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
注册咨询工程师
题库:
水利水电工程
市政公用工程
公路工程
机电工程
矿业工程
建筑工程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公路工程
2321. 背景资料: 某山岭区二级公路K29+000~K29+800路段进行路基施工,其中K29+000~K29+400为路堑开挖,原地面自然坡度65°~75°,地表1~3m为黏土,下为Ⅴ级岩石,不含水分,施工方拟采用药壶炮爆破法爆破,挖方共计13800m^3,土方2000m^3,石方11800m^3;K29+400~K29+800为山坡路堤填筑,需要填方6000m^3。由于上段爆破石料较多,经强度检测大于20MPa,施工方拟利用石方用水平分层填筑法填筑成土石路堤,土石比例1:2直接铺筑,松铺厚度控制在500mm以内,接近设计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软石坚石有裂缝,药壶炮药壶难以形成,工班长建议提高路堑开挖速度,改用硐室爆破。 问题: 1.简述药壶炮爆破法的特点。 2.分析该工程土石路堤填筑施工的合理性。 3.工班长建议改用硐室爆破的建议是否可以采纳?说明理由。根据施工实际条件,宜采用何种爆破方法更好?
2322. 背景资料: 某公路施工公司低价中标一合同价为16000万元的隧道工程,为了能够降低工程成本,项目经理决定采取以下措施:(1)认真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力求避免机械的闲置;(2)对工程材料实行严格的限额领料制度;(3)暂时降低安全生产费用,用于购买急缺的机械设备。由于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隧道发生了塌方,当场死亡20名工人,直接损失1200万元。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立即向建设单位报告,在建设单位初步确定了事故的类别性质后,随即向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 问题: 1.该隧道工程需要配备多少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指出项目经理降低工程成本措施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3.指出该事故的级别,并说明理由。 4.指出事故报告中的错误,并改正。
2323.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第五施工合同段地处城郊,主要工程为路基填筑施工。其中K48+010~K48+328段原为路基土方填筑,因当地经济发展和交通规划需要,经各方协商,决定将该段路基填筑变更为(5×20+3×36+5×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箱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变更批复后,承包人组织施工,上部结构采用满堂式钢管支架现浇施工,泵送混凝土。支架施工时,对预拱度设置考虑了以下因素: (1)卸架后上部构造本身及荷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 (2)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挠度。 (3)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挠度。 (4)由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根据设计要求,承包人对支架采取了预压处理,然后立模、普通钢筋制作、箱梁混凝土浇筑、采用气割进行预应力筋下料;箱梁采用洒水覆盖养护;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孔道清理、预应力张拉压浆,当灰浆从预应力孔道另一端流出后立即终止。箱梁现浇施工正值夏季高温,为避免箱梁出现构造裂缝,保证箱梁质量,施工单位提出了以下三条措施: (1)选用优质的水泥和集料。 (2)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水胶比不宜过大。 (3)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振捣时间。 问题: 1.确定上述变更属于哪类变更?列出工程变更从提出到确认的几个步骤。 2.上述施工预拱度设置考虑的因素是否完善?请说明理由。支架预压对预拱度设置有何作用? 3.预应力筋下料工艺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说明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控制的指标,并指出主要指标。 4.上述预应力孔道压浆工艺能否满足质量要求?请说明理由。 5.除背景资料中提到的三条构造裂缝防治措施外,再列举两条防治措施。
2324. 背景资料: 某工程项目,项目经理部为了控制原材料、构配件的质量,建立了工地试验室,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1)项目经理部必须严格控制工程材料进场的质量、型号、规格。在供货商提供了材料检验报告后,方可与供方签订供应合同。 (2)试验室在项目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开展试验检验工作。业务上受上级公司中心试验室领导,同时还需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检查。 (3)在施工过程中,试验室应按合同、规范或业主要求,分清与试验室试验检验的项目,并按相应的试验规程进行试验检验工作。 (4)试验室对压实度检测、混凝土试件制作、测定混凝土稠度、测定沥青混合料温度等频率较高的检测项目,试验人员按规定的取样地点、时间进行检测试验,试验管理人员进行15%频率的抽检。 (5)试验室对试验检测的原始记录和报告印成一定格式的表格,同时应有试验、计算负责人签字及试验日期。 (6)对预制构件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安装前应检验出厂合格证,内容包括:构件型号、规格数量、出池或出厂日期。 问题: 1.以上所列施工单位制定的原材料、构配件试验管理制度的(1)~(5)条是否有不妥或不完整之处?请逐条说明,若有不妥或不完整之处,请指出改正。 2.请指出第(6)条中,检验后和安装后的管理制度的要求。
2325. 背景资料: 某二级公路位于平原区,路基宽10m,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K3+460~K3+550段位于水田路段。路堤填筑高度5~6m,填料为砂性土。该路段的软基处理方案如图所示。 [2596_53.gif] 软基处理完成后,施工单位对“软土地基”分项工程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17进行了自检,对7个实测项目按百分制进行评分,自检结果见下表。 经检查,该分项工程“基本要求”符合规范规定,资料完整,但因外观缺陷减1分。 [2596_54.gif] 问题: 1.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F80/1-2017,写出图中涉及的“分部工程”名称。 2.分别计算“软土地基”分项工程的得分值和评分值(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确定该分项工程的质量等级。
2326.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二级公路施工任务,其中有一座跨越河流的大型桥梁。由于项目工期紧,临时便桥的修建不能短期完成,且河水很深,河床泥土松软,桩基承载力不够且施工困难。 施工现场紧邻居民区,因生产工艺要求,确需在夜间进行超过噪声标准施工。在项目组织和施工中有如下事件发生: 事件一:为满足路面施工的需要,项目部根据施工特点和要求,决定配备拌合设备操作人员、装载机操作人员、运输车辆司机、普工和工长。 事件二:对于施工中需要的模板、脚手架等周转材料,施工单位拟在购买和租赁两个方案上进行比较选择。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施工单位选择哪种临时便桥较合理?说明理由。 2.如果施工单位需要进行夜间施工,需要做哪些协调工作? 3.补充事件一中还缺少的路面施工人员。 4.针对事件二,施工单位在进行方案比选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2327.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座单洞隧道工程,隧道长度300m,建筑限界净高5m,净宽9m。无紧急停车带。隧道围岩等级为Ⅲ级和Ⅳ级,其中Ⅳ级围岩复合式衬砌断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开工前。施工单位在当地招用了部分农民工,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了报酬的支付标准、支付时间和方式等内容,并将劳动合同报有关单位备案。 [2596_30.gif]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监控量测方案中确定了洞内外观察、围岩体内位移(洞内设点)、周边位移、拱顶下沉、锚杆轴力、钢架内力及外力等监控量测项目,并明确了量测部位和测点布置;在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中给出了位移管理等级,见表。 [2596_31.gif]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用水量时,考虑了施工人员的生活用水、浴池用水、消防用水、衬砌施工用水(包括拌和、养护和冲洗等用水)、喷雾洒水用水等因素的耗水量,并在洞口上方砌筑了一座高压水池。 事件三:隧道施工完成后进行了交工验收,交工验收工程质量得分为85分。通车试运营2年后,项目法人按竣工验收工作程序及时组织了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委员会对工程质量的评分为86分,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的鉴定得分为82分。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施工单位开展监控量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图15中,构造物A表示什么?按跨度进行分类,该隧道属于哪种类型? 3.根据《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背景资料中的劳动合同应报送哪些单位备案? 4.事件一所列的监控量测项目中,哪些属于选测项目?指标U₀表示什么?写出施工状态B的内容。 5.事件二中,施工单位还应考虑哪些施工设备用水的耗水量(列出两种)? 6.改正背景资料中竣工验收时的错误做法。计算该隧道的竣工验收工程质量评分值。为何种质量等级(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7.监控量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应符合什么规定?
2328. 背景资料: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履行项目审批或者核准手续后,方可开展勘察设计招标;初步设计文件批准后,方可开展施工监理、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施工图设计文件批准后,方可开展施工招标。施工招标采用资格预审方式的,在初步设计文件批准后,可以进行资格预审。同时规定,招标人不得在招标文件中设置对分包的歧视性条款。 评标方法关系到招标投标活动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对评标方法作出了相关规定。 问题: 1.根据《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招标人哪些行为属于分包歧视性条款? 2.公路工程施工招标的评标方法有哪些?3.简述公路工程施工招标的评标方法。
2329. 背景资料: 某平原地区二级路路基平均填土高度6m。其中K1+000~K4+000地下水位高,土质大部分为粉砂土,少量粉质黏土,大部分路段为软弱地基路段(地基承载力平均10~60kPa),软土层厚不超过3m。 因此,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研究,依据当地材料状况、施工条件与工期要求,采用以下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1)浅层置换。K1+000~K1+320,K1+775~K2+270,软土层厚1.2m左右,施工时,采用粉质黏土分层填筑、压实。 (2)砂砾垫层。K2+400~K2+980,土质差,垫层分层铺筑、压实。垫层应水平铺筑。垫层宽度与路基同宽,两侧用片石护砌。 (3)抛石挤淤。K3+200~K3+900位于水塘段,采用抛石挤淤处理,地层横坡1:20,采用不易风化的片石,石料直径不小于200mm。施工时沿路线中线向前呈等腰三角形抛填、渐次向两侧对称抛填至全宽,将淤泥挤向两侧。 问题: 1.浅层处理还包括哪些方法? 2.指出浅层置换中的错误并改正。 3.指出砂砾垫层中的错误并改正。 4.指出抛石挤淤中的错误并改正。
2330.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线长19.2km。该路地处平原地区,路基横断面以填方3~6m高的路堤为主,借方量大,借方的含石量40%~60%。地表层以黏土为主,其中K7+200~K9+800段,地表层土厚7~8m,土的天然含水量为40%~52%,地表无常年积水,孔隙比为1.2~1.32,属典型的软土地基。结合实际情况,经过设计、监理、施工三方论证,决定采用砂井进行软基处理,其施工工艺包括加料压密、桩管沉入、机具定位、拔管、整平原地面等。完工后,经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土石填筑工程,项目部根据作业内容选择了推土机、铲运机、羊足碾、布料机、压路机、洒水车、平地机和自卸汽车以及滑模摊铺机等机械设备。在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时,因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操作失误致使一工人受伤,并造成设备故障。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将受伤工人送医院治疗,并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了抢修,使当天铺筑工作顺利完成。 问题: 1.本项目若采用抛石挤淤的方法处理软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2.根据背景资料所述,按施工的先后顺序列出砂井的施工工艺。 3.选择施工机械时,除了考虑作业内容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针对土石填筑施工,项目部所选择的机械是否妥当?请说明理由。 4.项目部还应做哪些工作来处理该背景资料中的机械设备事故?
2331.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为19km的公路路基工程,该项目位于微丘地区,K12+500~K12+700路段,采用附近挖出来的土质进行路堤填筑。为了赶工期,施工单位昼夜施工,结果发生一起质量事故,在填筑过程中局部出现了“弹簧土”路基现象。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举行现场会议,会议形成一致意见:采取了掺生石灰粉翻拌的方法处理,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事故处理后,路基达到合格标准,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修复费用)25.6万元。事故发生后第二天,施工单位按“质量问题”,书面上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 问题: 1.分析施工中可能造成路基局部出现“弹簧土”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2.对路基“弹簧土”治理,除了背景资料中给出的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法来治理? 3.施工单位定性为“质量问题”正确吗?如果属于质量事故,施工单位应如何正确上报?
2332. 背景资料: 某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在交工验收后,经整改合格,进入竣工验收阶段。施工单位向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提交了申请验收报告。竣工验收委员会由验收主持单位、建设单位、交工验收组代表、接管养护有关单位的代表组成。竣工验收委员会为全面掌握工程建设情况,应认真听取和审议如下报告:建设单位关于工程项目执行情况的报告;设计单位关于工程设计情况的报告;施工单位关于工程施工情况的报告。工程验收合格,竣工验收委员会建设项目签发《公路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 问题: 1.交工验收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主要工作分别是什么? 2.指出竣工验收申请的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 3.竣工验收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是否完善?说明理由。 4.竣工验收委员会为全面掌握工程建设情况,认真听取和审议的报告是否全面?说明理由。
2333.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由地方政府投资建设,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公开招标投标,在项目招标投标环节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本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招标人在当地报纸上发布了招标公告,并规定招标文件出售时间为2个工作日。 事件二:招标公告载明了下列内容: (1)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 (2)招标项目的名称、技术标准、规模、投资情况、工期、实施地点和时间。 (3)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时间和地点。 (4)招标人认为应当公告或者告知的其他事项。 事件三: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采用双信封评标法进行评标。 问题: 1.改正事件一中的错误之处。 2.补充事件二中招标公告还应载明的内容。 3.针对事件三,双信封评标法的特点有哪些?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哪些评标方法?
2334. 背景资料: 某公路工程H合同段,其中土方路基绝大部分是借土填方,路堤边坡高度≥20m,地面横坡大于12%,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案如下: (1)土质分析:在K19+100~K20+100处,本路段主要是粉质土,颗粒组成以小于0.075mm为主,属于细粒土组,是较好的路基填筑材料。 (2)压实机具的选择与操作:本路段选用CA25D和YZT16型振动压路机组合碾压施工。施工过程中,压路机行走速度控制在2~4km/h。开始时土体松散,采用轻压(静压),然后用最大振动力进行振压,压力越大,压实效果越好。先压中间,然后向两边压实,并注意纵向和横向压实时的重叠,确保压实均匀。 (3)试验路段的结果:在K18+100~K18+200处,分别取三种松铺厚度20cm、30cm、40cm进行试验,试验路段测试结果最佳含水量为13.4%,其他指标均符合路基填筑要求,松铺厚度选用30cm。 施工中施工单位准确放样,认真压实原地基后采用纵向分层填筑法施工方案进行了路基填筑,填筑过程中每完成一层均检测了压实度、弯沉、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几个项目,依此判断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填筑,在施工过程中遇雨,雨后检测填料含水量在15%~17%范围变化,严格按压实质量控制进行施工,仍出现“弹簧土”现象,为赶工期,施工单位掺入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最后如期完成路基施工进入路面基层施工工序。 问题: 1.K19+100~K20+100路段的土质分析是否正确?该土质能否直接作为路床填筑材料? 2.填料最佳含水量试验可以用哪些方法?简述各自的适用范围。本工程最适宜的方法是什么? 3.在填筑过程中施工方对碾压层做出的合格判断是否合理?为什么? 4.本工程出现“弹簧土”现象的根本原因何在?处理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2335. 背景资料: 某桥主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地质依次为表层2cm的砾石,以下为软土。主要施工过程如下:平整场地、桩位放样、埋设护筒,采用正循环钻成孔。终孔检验合格后清孔,泥浆相对密度和沉渣厚度(30cm)均满足要求。之后,吊装钢筋笼并固定牢靠。对导管进行接头抗拉试验,试验合格后,安装导管,导管底口距孔底的距离为25cm。混凝土坍落度18cm。 施工单位考虑到灌注时间较长,经业主同意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埋置导管的深度为1.2m,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连续均匀进行。当灌注混凝土进行到23m时,发现导管埋管,施工人员采取了强制提升的方法;灌注到30m时,出现导管堵塞,施工人员采用型钢插入法疏通导管,之后继续灌注混凝土直到完成。养护后经检测发现断桩。 问题: 1.断桩可能发生在何处?原因是什么? 2.指出施工过程中的错误之处。 3.塞管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2336. 背景资料: 某桥10号墩为桩承式结构,承台为8m×6m×3m,承台顶面距自然地面下1.0m,地质条件如下:0~1.50m的砂砾,2m的黏土,以下为淤泥质土。施工水位高于自然地面1.0m。 问题: 1.针对该墩的水文地质条件,施工单位可采用哪些围堰方法? 2.应采取什么措施保证承台立模和浇筑混凝土? 3.在浇筑承台混凝土前,对桩基应做哪些处理? 4.如何开展承台混凝土浇筑主要内容的检验?
2337. 背景资料: 道路交通标线是由标划于路面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立突起路标和轮廓标等构成的一种安全设施,用于所有标线的涂料均应符合现行《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22中的要求,突起路标则应符合现行《突起路标》GB/T24725—2009中的要求。 问题: 1.对于交通标线应根据涂料的类型不同进行不同的项目检验,常用的标线涂料有哪几种? 2.对于已完工的标线,主要的检验项目有哪些? 3.对于突起路标,主要检查项目有哪些?
2338.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25km的双向两车道新建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宽7.0m,路面结构从上往下依次为沥青混凝土面层(厚10cm、宽7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20cm、宽7.5m)、天然砂砾底基层(厚22cm、宽8m)。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工艺如图所示。 [2596_15.gif]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前,取500m路线作为试验段,进行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试拌、试铺,通过试拌,提出与设计级配相吻合的、稳定的混合料生产控制方法和体制;通过试铺,调试现场工艺操作,确定碾压遍数和组合方式。 摊铺过程中,因堵车造成施工中断时间3h时,由于现场未准备方木,故未设置横向接缝。 问题: 1.写出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工艺图中A的中文名称。 2.该路面的基层应分几层进行施工? 3.因堵车造成施工中断时间3h,再摊铺新的混合料前应如何处理接缝? 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应设置哪些功能层?
2339. 背景资料: 某三级公路全长33.33km,路面宽7m,设计车速40km/h,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土无机结合料基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单位人力、设备条件,施工单位采用了路拌法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摊铺日进度2km,K8+100~K11+700路段具体施工过程如下: (1)根据施工布料需要在下承层上划分布料网络。 (2)对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所需的土料、集料、水泥等按要求进行备料。 (3)确定松铺系数后,在摊铺水泥的当天进行摊铺土,摊铺长度按日进度的需要量控制。 (4)按规定洒水闷料,整平轻压。 (5)按规定摆放水泥,用刮板将水泥均匀摊开。 (6)为保证拌和质量,按规定采用了稳定土拌合机进行拌和。为了避免损坏下承层,拌和深度保持在下承层顶面5~10mm。 (7)拌合料拌和均匀后,立即用平地机初步整形,为保证整形质量,全路段平地机均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进行刮平。 (8)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1%~±2%)时,按规定用轻型压路机配合12t以上的压路机进行碾压。直线和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外侧路肩向内侧路肩碾压。 问题: 1.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根据使用材料和施工方法分为哪几类? 2.本项目路拌法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准备中少了哪些重要环节? 3.请指出本项目具体施工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并进行纠正。
2340. 背景资料: 某公路工程项目,经过招标投标确定了一家施工单位承担该公路工程项目的总承包任务,双方签订了承包合同。施工中该施工单位由于某些原因,需将该工程的某一部分非主体专项工程进行分包,所以向业主提出申请,并与一家有相应专业资质的分包人草拟了分包合同。同时业主为了照顾当地农民,在业主推荐下,项目部与当地有资质的一家公司签订另一专业工程所需要相关民工的聘用合同,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使用人员的报酬以及支付方式等。 问题: 1.公路工程项目分包合同的类型有哪几种?本案例中两个分包合同分别是哪一种? 2.该非主体专项工程的分包可以批准吗?为什么? 3.项目部与当地有资质的一家公司签订的是何种类型的合同?人员报酬应如何支付?该合同的订立是否妥当?为什么?
首页
上一页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