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

282. 某水库工程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溢洪道和输水隧洞等主要建筑物组成,水库总库容0.9亿m3。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68m,大坝上下游坡比均为1:1.5,大坝材料分区包括: 石渣压重(1B)区、黏土铺盖(1A)区、混凝土趾板、混凝土面板及下游块石护坡等。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材料分区示意图如图1-9所示。 [80313_1.gif] 图1-9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材料分区示意图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在坝体填筑前,按照设计要求对堆石料进行了现场碾压试验,通过试验确定了振动碾的激振力、振幅、频率、行车速度和坝料加水量等碾压参数。 事件2:施工单位在面板混凝土施工前,提供了面板混凝土配合比,见表1-14。 [80350_1.gif] 事件3:混凝土趾板分部工程共有48个单元工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全部合格,其中28个单元工程质量优良,主要单元工程、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关键部位单元工程)质量优良,且未发生质量事故;中间产品质量全部合格,其中混凝土试件质量达到优良,原材料质量合格。故该分部工程评定为优良。 事件4: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和度汛要求,第一年汛后坝体施,工由导流洞导流,土石围堰挡水,围堰高度14.8m;第二年汛前坝体施工高程超过上游围堰顶高程,汛期大坝临时 挡洪度汛,相应大坝可拦洪库容为0.3x10^8 m3 【问题】 1.分别指出图1-9中2A、3A、3B、3C所代表的坝体材料分区名称。 2.除背景资料所述内容外,事件1中的碾压参数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3.计算事件2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表中的水胶比A值(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和砂率B值(用%表示、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4.事件3中趾板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结论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5.指出该水库工程等别、工程规模及面板堆石坝建筑物级别。指出事件4土石围堰的洪水标准和面板堆石坝施工期临时度汛的洪水标准。
283. 某水利水电枢纽由拦河坝、溢洪道、发电引水系统、电站厂房等组成。水库库容为12×10^8m3。拦河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52m,坝顶全长905m。重力坝抗滑稳定计算受力简图如图1-13所示。 [8847_90.gif] 事件1:混凝土重力坝以横缝分隔为若干坝段。根据本工程规模和现场施工条件,施工单位将每个坝段以纵缝分为若干浇筑块进行混凝土浇筑。每个坝段采用竖缝分块形式浇筑混凝土。 事件2:混凝土重力坝基础面为岩基,开挖至设计高程后,施工单位对基础面表面松软岩石、棱角和反坡进行清除,随即开仓浇筑。 事件3:混凝土重力坝施工中,早期施工时坝体出现少量裂缝,经分析裂缝系温度应力所致。施工单位编制了温度控制技术方案,提出了相关温度控制措施,并提出出机口温度、表面保护等主要温度控制指标。 事件4:本工程混凝土重力坝为主要单位工程,分为18个分部工程,其中主要分部工程12个。单位工程施工质量评定时,分部工程全部合格,优良等级15个,其中主要分部工程优良等级11个。施工中无质量事故。外观质量得分率91%。 【问题】 1.写出图1-13中ΣA、ΣB、∑C、ΣD分别对应的荷载名称。 2.事件1中,混凝土重力坝坝段分段长度一般为多少米?每不坝段的混凝士浇筑除采用竖缝分块以外,通常还可采用哪些分缝分块形式? 3.事件2中,施工单位对混凝土重力坝基础面处理措施和程序是否完善?请说明理由。 4.事件3中,除出机口温度、表面保护外,主要温度控制指标还应包括哪些? 5.事件4中,混凝土重力坝单位工程施工质量等级能否评定为优良?说明原因。
285. 某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由拦河坝、溢洪道、泄洪隧洞、引水发电隧洞等组成。拦河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80m。拦河坝断面示意图如图1-19所示。 [81448_1.gif]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进驻工地后,对石料料场进行了复核和规划,并对堆石料进行了碾压试验。面板混凝土采用滑动模板施工。 事件2: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完成的工作有:A为面板混凝土的浇筑:B为坝基开挖;C为堆石坝填筑;D为垂直缝砂浆条铺设;E为止水设置。 事件3:混凝土面板施工前,施工单位根据面板的分块情况,并依据下列原则设计滑动模板:①适应面板条块宽度和滑模平整度要求;②满足施工振捣和压面的需要;③安装、运行、拆卸方便灵活等。 事件4:混凝土面板设计采用金属止水,施工单位将金属止水采取搭接方式直接制作及安装。面板混凝土脱模后,立即采取洒水的方法养护,持续养护28d。 【问题】 1.指出图中拦河坝坝体分区中①~④部位的名称。 2.根据《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DL/T5128一2021,指出事件1中石料料场复核的主要内容。 3.指出事件2中A、B、C、D、E工作适宜的施工顺序(用工作代码和箭线表示)。 4.指出事件3中混凝土滑动模板设计的原则还有哪些? 5.指出事件4中金属止水及养护的不妥之处及理由。
288. 某水利枢纽由混凝土重力坝、引水隧洞和电站厂房等建筑物组成。最大坝高123m,水库总库容2×10^8m3,电站装机容量240MW。混凝土重力坝剖面图如图1-15所示。 [85204_1.gif] 本工程在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根据《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T62一2020和设计图纸编制了帷幕灌浆施工方案,计划三排帷幕孔按顺序A→B→C依次进行灌浆施工。 事件2:施工单位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一2017,先按高峰月浇筑强度初步确定了混凝土生产系统规模,同时又按平层浇筑法计算公式Qh≥KhSD/(t1一t2),复核了混凝土生产系统的小时生产能力。 事件3:施工单位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67一2014,对大坝混凝土采取了温控措施。首先对原材料和配合比进行优化,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升,其次在混凝土拌合、运输和浇筑等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事件4:施工单位在某一坝段基础C20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共抽取混凝土试样35组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统计: (1)有3组试样抗压强度为设计强度的80%; (2)试样混凝土的强度保证率为78%。 施工单位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一2007对混凝土强度进行评定,评定结果为不合格,并对现场相应部位结构物的混凝土强度进行了检测。 事件5:本工程各建筑物全部完工并经一段时间试运行后,项目法人组织勘测、设计、监理、施工等有关单位的代表开展竣工验收自查工作,召开自查工作会议。自查完成后,项目法人向工程主管部门提交了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工程主管部门提出:本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未对工程质量等级进行核定,不得验收。 【问题】 1.改正事件1中三排帷幕孔的灌浆施工顺序。简述帷幕灌浆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过程)。 2.指出事件2Qh,的计算公式中Kh、S、D、t1、t2的含义。 3.说明事件3中“混凝土浇筑温度”这一规范术语的含义。指出在混凝土拌合、运输过程中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的具体措施。 4.说明事件4混凝土强度评定为不合格的理由。指出对结构物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的方法有哪些? 5.除事件5中列出的参加会议的单位外,还有哪些单位代表应参加自查工作和列席自查工作会议?工程主管部门的要求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289. 某水电站工程主要工程内容包括:碾压混凝土坝、电站厂房、溢洪道等,工程规模为中型。水电站装机容量为50MW,碾压混凝土坝坝顶高程417m,最大坝高65m。该工程 [85908_1.gif] 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如图1-16所示。 事件1:根据合同工期要求,该工程施工导流部分节点工期目标及有关洪水标准见表1-17。 [85908_2.gif] 事件2:上游围堰采用均质土围堰,围堰断面示意图如图1-17所示,施工单位分别采口取璃典圆弧法(K1)和简化毕肖普法(K2)计算围堰边坡稳定安全系数,K1、K2计算结果分别为1.03和1.08。施工单位组织编制了围堰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等。 [80156_1.gif] 事件3:碾压混凝土坝施工中,采取了仓面保持湿润等养护措施。2016年9月,现场对已施工完成的碾压混凝土坝体钻孔取芯,钻孔取芯检验项目及评价内容见表1-18。 [80156_2.gif] 事件4:为保证蓄水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2017年9月,施工单位根据工程进度安排,向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工程蓄水验收申请,并抄送项目审批部门。 【问题】 1.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一2017,指出事件1中A、C、D分别对应的洪水标准;围堰级别B为几级? 2.事件2中,▽h最小应为多少?K1、K2是否满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一2017的要求?规范规定的最小值分别为多少? 3.事件2中,围堰专项施工方案除背景所述内容外,还应包括娜些内容? 4.事件3中,除仓面保持湿润外,在碾压混凝土养护方面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5.事件3表1-18中,E、F、G分别所代表的评价内容是什么? 6.根据《水电工程验收管理办法》(国能新能[2015]426号),指出并改正事件4中,在工程蓄水验收申请的组织方面存在的不妥之处。
290. 某水闸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加固老闸,扩建新闸,开挖引河等。新闸设计流量1100m3/s。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如图1-18所示。 [80930_1.gif] 施工合同约定工程施工总工期为3年。工程所在地主汛期为6~9月份,扩建新闸、加固老闸安排在非汛期施工,相应施工期设计洪水位为10.0m,该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根据本工程具体条件和总体进度计划安排,提出的施工导流方案如图1-18所示。工程附近无现有河道可供施工导流,施工单位采用的导流方案为一次拦断河床(全段)围堰法施工,具体施工组织方案是在一个非汛期施工完成扩建新闸和加固老闸,在新闸和老闸上、下游填筑施工围堰,期间利用新挖导流明渠导流。监理单位审核后,认为开挖导流明渠工程量较大,应结合现场条件和总体工期安排,优化施工导流方案和施工组织方案。 事件2:施工单位优化施工导流方案和施工组织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批,并开展施工导流工程设计,其中施工围堰采用均质土围堰,围堰工程级别为4级,波浪高度为0.8m。 事件3:施工单位在围堰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基坑初期排水,基坑初期水深为6.0m。开始排水的当天下午,基坑水位下降了2.0m,此时围堰顶部在基坑侧局部出现纵向裂缝,边坡出现坍塌现象。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并经监理单位同意后继续进行后续工作。 【问题】 1.根据事件1,提出适宜的施工导流方案及相应的施工组织方案。 2.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一2017,该围堰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最小应为多少? 3.根据事件3,施工单位计算确定基坑初期排水设施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根据事件3,基坑围堰出现险情后,施工单位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
292. 某大型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电站、泄洪隧洞、引水发电隧洞、溢洪道组成,大坝为黏土心墙砂壳坝。该枢纽工程除险加固的主要工程内容有:①坝基帷幕灌浆;②坝顶道路拆除重建;③上游护坡拆除重建(▽66.5~▽100.0m);④上游坝坡石渣料帮坡(▽66.5~▽l00.0);⑤引水发电隧洞加固;⑥泄洪隧洞加固;⑦黏土心墙中新建混凝土截渗墙;⑧溢洪道加固;⑨下游护坡拆除重建。 水库枢纽工程主要特征水位、坝顶和坝底高程详如图1-22所示。泄洪隧洞和引水发电隧洞进口底高程分别为42.0m、46.0m,溢洪道底板高程为82.0m,根据设计要求,施工期非汛期库水位为66.0m,施工期汛期最高库水位为80.0m,截渗墙施工时上游坝玻石渣料帮坡需要达到的最低高程为81.0m。 [83515_1.gif] 工程总工期为20个月,自2013年10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汛期为7~9月。 考虑发电和灌溉需要,引水发电隧洞加固必须在2014年4月30日前完成;为保证工期,新建混凝土截渗墙必须安排在第一个非汛期内完成。本工程所用石渣料及抛石料场距工程现场5.6km,石渣料帮坡设计干密度为2.0g/cm3,孔隙率为26%。河床段坝基为厚8.0m的松散~中密状态的粉细砂,下卧裂隙发育中等的基岩,混凝土截渗墙厚度0.8m,入基岩深度2.0m(图1-22)。基岩帷幕灌浆按透水率不大于5Lu控制。 工程建设过程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编制了总进度计划,其中部分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见表1-20。 [83633_1.gif] 事件2:本水库枢纽工程共分为1个单位工程,9个分部工程。9个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6个分部工程质量优良,主要分部工程质量全部优良,且施工中未发生过较大质量事故,外观质量得分率为82%。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资料齐全。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单位工程观测资料分析结果符合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以及合同约定的标准要求,该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为优良。 【问题】 1.为保证混凝土截渗墙和防渗帷幕共同组成的防渗体系安全可靠,并考虑升级要求等其他因素,请给出①、②、④、⑦项工程内容之间合理的施工顺序。 2.指出并改正事件1中进度安排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3.本工程上游坝坡石渣料帮坡施工适宜的施工机械有哪些?干密度的检测方法是什么? 4.指出题中混凝土截渗施工难度最大的区段,并说明理由。 5.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一2007,指出并改正事件2中关于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293. 某平原地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由大坝、泄洪闸、灌概涵洞、溢洪道等建筑物组成,大坝为均质土坝,长l100m,最大坝高18m。其除险加固主要内容:①背水坡护坡土方培厚及坝顶加高;②坝顶道路拆除重建;③坝顶混凝土防浪墙新建;④泄洪闸加固;⑤灌溉涵洞拆除重建;⑥背水坡砌石护坡拆除,重建混凝土框格草皮护坡;⑦迎水面砌石护坡拆除,重建混凝土预制块护坡;⑧安全监测设施新建等。工程所在地区6、7、8三个月为汛期,非汛期施工导流标准为5年一遇,泄洪闸及灌溉涵洞均可满足非汛期导流要求。本工程于2014年10月开工,2016年4月底结束。 灌溉涵洞由6节洞身组成,断面尺寸均为12m×4m×3m(长×宽×高),洞内四角设有0.5m×0.5m的贴角,洞身编号从迎水侧至背水侧依次为a~f。 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根据总体进度目标编制了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如图1-20所示。 事件2:为确保工期,施工单位在灌溉涵洞洞身施工时配备了3套模板,并制定了混凝土施工措施计划。 事件3: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混凝土质量控制提出了具体要求,列出了混凝土拌合物可能出现不合格料的情况。 事件4:当洞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监理单位组织进行了涵洞两侧基坑的隐蔽单元工程验收,施工单位即开始进行土方回填。 [82203_1.gif] 事件5:灌溉涵洞项目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涵洞洞身为其中一个分部工程。该分部工程共有24个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18个单元工程质量等级为优良;主要单元、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共12个,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达到优良的为10个;该分部工程取混凝土试件26组,试件质量合格;机电产品质量合格,中间产品质量全部合格,原材料、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制造质量合格;该分部工程施工中未发生过质量事故。 【问题】 1.根据事件1,指出横道图中施工进度计划的不妥之处(不考虑工作持续时间),并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事件2,为确保工期,指出6节涵洞洞身适宜的施工顺序(用编号表示);说明浇筑止水部位混凝土的注意事项。 3.根据事件2,指出每节涵洞洞身适宜的混凝土浇筑仓数及相应部位。 4.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一2015,分析本工程混凝土拌合物可能出现不合格料的情况有哪几种? 5.根据《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一2013,指出事件4中涵洞两侧回填土的施工技术要求。 6.根据事件5,评定该分部工程质量等级,并简要说明理由。
295. 某大(2)型水库枢纽工程,总库容为5.84×10^8m3,水库枢纽主要由主坝、副坝、溢洪道、电站及输水洞组成。输水洞位于主坝右岸山体内,长275.0m,洞径4.0m,设计输水流量为34.5m3/s。该枢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主坝帷幕由三排灌浆孔组成,分别为上游排孔、中间排孔、下游排孔,各排孔均按二序进行灌浆施工;主坝帷幕后布置排水孔和扬压力观测孔。施工单位计划安排排水孔和扬压力观测孔与帷幕灌浆同期施工。 事件2:输水洞布置在主坝防渗范围之内,洞内采用现浇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为0.5。根据设计方案,输水洞采取了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和回填灌浆的综合措施。 事件3:输水洞开挖采用爆破法施工,施工分甲、乙两组从输水洞两端相向进行。当两个开挖工作面相距25m,乙组爆破时,甲组在进行出渣作业:当两个开挖工作面相距10m,甲组爆破时,导致乙组正在作业的3名工人死亡。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进行了电话报告。 【问题】 1.帷幕灌浆施工的原则是什么?指出事件1主坝三排帷幕灌浆孔施工的先后顺序。 2.指出事件1中施工安排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3.指出事件2中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和回填灌浆施工的先后顺序。回填灌浆应在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多少后进行? 4.指出事件3中施工方法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5.根据《水利安全生产信息报告和处置规则》(水安监[2016]220号),事件3中施工单位负责人在接到事故电话报告后,应在多长时间内向哪些单位(部门)进行电话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