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库工程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溢洪道和输水隧洞等主要建筑物组成,水库总库容0.9亿m3。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68m,大坝上下游坡比均为1:1.5,大坝材料分区包括:
石渣压重(1B)区、黏土铺盖(1A)区、混凝土趾板、混凝土面板及下游块石护坡等。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材料分区示意图如图1-9所示。
(来学网)
图1-9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材料分区示意图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在坝体填筑前,按照设计要求对堆石料进行了现场碾压试验,通过试验确定了振动碾的激振力、振幅、频率、行车速度和坝料加水量等碾压参数。
事件2:施工单位在面板混凝土施工前,提供了面板混凝土配合比,见表1-14。

事件3:混凝土趾板分部工程共有48个单元工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全部合格,其中28个单元工程质量优良,主要单元工程、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关键部位单元工程)质量优良,且未发生质量事故;中间产品质量全部合格,其中混凝土试件质量达到优良,原材料质量合格。故该分部工程评定为优良。
事件4: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和度汛要求,第一年汛后坝体施,工由导流洞导流,土石围堰挡水,围堰高度14.8m;第二年汛前坝体施工高程超过上游围堰顶高程,汛期大坝临时
挡洪度汛,相应大坝可拦洪库容为0.3x10^8 m3
【问题】
1.分别指出图1-9中2A、3A、3B、3C所代表的坝体材料分区名称。
2.除背景资料所述内容外,事件1中的碾压参数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3.计算事件2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表中的水胶比A值(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和砂率B值(用%表示、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4.事件3中趾板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结论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5.指出该水库工程等别、工程规模及面板堆石坝建筑物级别。指出事件4土石围堰的洪水标准和面板堆石坝施工期临时度汛的洪水标准。
正确答案:
1.图1-9中2A、3A、3B、3C所代表的坝体材料分区名称:
2A一垫层区;3A-过渡区;3B-主堆石区;3C-下游堆石区。
2.除背景资料所述内容外,事件1中的碾压参数还应包括:振动碾的重量、碾压遍数、铺料厚度。
3.事件2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表中的水胶比A值和砂率B值的计算如下:
水胶比:A=122/(249+56)=0.40;
砂率:B=760/(760十620+620)=38%。
4.事件3中趾板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结论的判定及理由如下:
该分部工程评定为优良不正确。
理由:该分部工程优良率=28/48=58.33%,不满足优良率大于70%的要求。
该分部工程应评定为合格。
5.该水库工程等别、工程规模、面板堆石坝建筑物级别、洪水标准的判定如下:
(1)该水库工程等别为Ⅲ等。
(2)该水库工程规模为中型。
(3)面板堆石坝建筑物级别为3级。
(4)土石围堰的洪水标准(重现期)为10~5年。
(5)面板堆石坝施工期临时度汛洪水标准(重现期)为100~50年。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堆石坝材料分区。堆石坝坝体材料分区主要有垫层区、过渡区、主堆石区、下游堆石区(次堆石料区)等,如图1-10所示。

由图1-10可知,本题中,2A代表垫层区;3A代表过渡区;3B代表主堆石区;3C代表下游堆石区。
2.本题考查的堆石体的压实参数。面板堆石坝堆石体的碾重、铺层厚和碾压遍数等应通过碾压试验确定。
3.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水胶比是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与所有胶凝材料用量的比值。故水胶比A=122/(249十56)=0.40。
砂率=砂的用量S/(砂的用量S+石子用量G)×100%=760/(760+620+620)=38%。
4.本题考查的是分部工程质量评定。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一2007,判定分部工程为优良,应满足的标准:
(1)所含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70%以上达到优良等级,主要单元工程以及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关键部位单元工程)质量优良率达90%以上,且未发生过质量事故。
(2)中间产品质量全部合格,混凝土(砂浆)试件质量达到优良等级(当试件组数小于30时,试件质量合格)。原材料质量、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制造质量合格,机电产品质量合格。本题中分部工程优良率=28/48=58.33%<70%,不能评定为优良,但该分部工程满足质量合格标准。
5.本题考查的是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一2017中水利水电工程分等指标见表1-1。
水库总库容0.9亿m3,则该水库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规模为中型。
根据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见表1-2。
工程等别为Ⅲ等的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
水库大坝施工期洪水标准见表1-15。

由表1-15可知,土石围堰的洪水标准(重现期)为10~5年;面板堆石坝施工期临时度汛洪水标准(重现期)为100~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