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某大(2)型水库枢纽工程,总库容为5.84×10^8m3,水库枢纽主要由主坝、副坝、溢洪道、电站及输水洞组成。输水洞位于主坝右岸山体内,长275.0m,洞径4.0m,设计输水流量为34.5m3/s。该枢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主坝帷幕由三排灌浆孔组成,分别为上游排孔、中间排孔、下游排孔,各排孔均按二序进行灌浆施工;主坝帷幕后布置排水孔和扬压力观测孔。施工单位计划安排排水孔和扬压力观测孔与帷幕灌浆同期施工。
事件2:输水洞布置在主坝防渗范围之内,洞内采用现浇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为0.5。根据设计方案,输水洞采取了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和回填灌浆的综合措施。
事件3:输水洞开挖采用爆破法施工,施工分甲、乙两组从输水洞两端相向进行。当两个开挖工作面相距25m,乙组爆破时,甲组在进行出渣作业:当两个开挖工作面相距10m,甲组爆破时,导致乙组正在作业的3名工人死亡。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进行了电话报告。
【问题】
1.帷幕灌浆施工的原则是什么?指出事件1主坝三排帷幕灌浆孔施工的先后顺序。
2.指出事件1中施工安排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3.指出事件2中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和回填灌浆施工的先后顺序。回填灌浆应在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多少后进行?
4.指出事件3中施工方法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5.根据《水利安全生产信息报告和处置规则》(水安监[2016]220号),事件3中施工单位负责人在接到事故电话报告后,应在多长时间内向哪些单位(部门)进行电话报告?
正确答案:
1.帷幕灌浆必须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
事件1中由三排孔组成的帷幕,应先灌注下游排孔,再灌注上游排孔,然后进行中间排孔的灌浆。
2.不妥之处:施工单位计划安排排水孔和扬压力观测孔与帷幕灌浆同期施工。
正确做法:帷幕后的排水孔和扬压力观测孔必须在相应部位的帷幕灌浆完成并检查合格后,方可钻进。
3.事件2中宜按照先回填灌浆、后固结灌浆、再接缝灌浆的顺序进行。
回填灌浆应在衬砌混凝土达70%设计强度后进行。
4.不妥之处一:施工分甲、乙两组从输水洞两端相向进行当两个开挖工作面相距25m,乙组爆破时,甲组在进行出渣作业。
正确做法:地下相向开挖的两端在相距30m以内或5倍洞径距离爆破时,装炮前应通知另一端暂停工作,退到安全地,点。
不妥之处二:当两个开挖工作面相距10m,甲组爆破时,导致乙组正在作业的3名工人死亡。
正确做法:当相向开挖的两端相距15m时,一端应停止掘进,单头贯通。
5.施工单位负责人在接到事故电话报告后,在1h内向主管单位和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电话报告。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T62一2020第5.1.6条规定,帷幕灌浆必须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由三排孔组成的帷幕,应先灌注下游排孔,再灌注上游排孔,后灌注中间排孔,每排可分为二序。由两排孔组成的帷幕应先灌注下游排孔,后灌注上游排孔,每排可分为二序或三序。单排孔帷幕应分为三序灌浆。
2.本题考查的是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施工单位安排排水孔和扬压力观测孔与帷幕灌浆同期施工是妥当的。《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T62一2020第5.1.10条规定,帷幕后的排水孔和扬压力观测孔应在相应部位的帷幕灌浆完成并检查合格后,方可钻进。
3.本题考查的是灌浆工艺与技术要求。有盖重的坝基固结灌浆应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后进行。基础灌浆宜按照先固结、后帷幕的顺序进行。水工隧洞的灌浆宜按照先回填灌浆、后固结灌浆、再接缝灌浆的顺序进行。《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T62-2020第7.1.2条规定,水工隧洞混凝士衬砌段的灌浆,应按先回填灌浆后固结灌浆的顺序进行。回填灌浆应在衬砌混凝土达70%设计强度后进行,固结灌浆宜在该部位的回填灌浆结束7d后进行。当在隧洞中进行帷幕灌浆时,应按照先回填灌浆,再固结灌浆,后再帷幕灌浆的顺序施工。
4.本题考查的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SL398一2007第8.4.17条规定,地下相向开挖的两端在相距30m以内时,装炮前应通知另一端暂停工作,退到安全地点。当相向开挖的两端相距15m时,一端应停止掘进,单头贯通。斜井相向开挖,除遵守上述规定外,并应对距贯通尚有5m长地段自上端向下打通。
5.本题考查的是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电话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在1h内向主管单位和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电话报告。其中,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事故发生单位应立即向项目法人(项目部)负责人报告,项目法人(项目部)负责人应于1h内向主管单位和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这是一个典型的考点,考生务必要掌握。
这道案例题可以说很简单,每一小问在教材上都能找到原文,可以说是原文背诵的题,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多注重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