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施工,K16+670布设有1-1.5×1.0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涵洞位于曲线路段,涵洞轴线与路中线法向夹角为0°。涵洞立面布置如图所示。
(来学网)
施工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盖板涵采用预制吊装盖板施工,施工主要工序包括:①测量放线;②下基础;③出入口浆砌;④吊装盖板;⑤现浇板座;⑥浆砌墙身;⑦基坑开挖;⑧防水层施工;⑨涵洞回填及加固。
根据地基土的情况,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缝内填以沥青麻絮,填塞紧密。预制盖板涵的沉降缝设在盖板的接缝处,为保证涵洞整体稳定性,沉降缝贯穿基础上面的涵台与盖板,基础连续施工。
事件二:涵洞完成后,当涵洞砌体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进行涵洞洞身两侧的回填。涵洞洞身填土每侧长度按洞身填土高度的一倍控制,并满足设计值要求,按同时、水平、分层/对称要求地进行填筑,洞身填土压实度不小于92%。
问题:
1.写出该涵洞进出口的名称。
2.写出事件一中出涵洞施工工序的正确顺序。
3.指出事件一中沉降缝施工的错误并改正。
4.指出事件二中的错误并改正。
5.说明该涵洞1-1.5×1.0中1.5与1.0分别指什么内容?
正确答案:
1.该涵洞进口是跌水井,出口是八字墙。
2.施工工序的正确顺序:①测量放线→⑦基坑开挖→②下基础→⑥浆砌墙身→⑤现浇板座→④吊装盖板→③出入口浆砌→⑧防水层施工→⑨涵洞回填及加固。
3.“沉降缝贯穿基础上面的涵台与盖板,基础连续施工”错误;改正为:“沉降缝贯穿整个洞身断面(含洞身及基础)”。
4.“当涵洞砌体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进行涵洞洞身两侧的回填”错误;改正为:“当涵洞砌体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时,进行涵洞洞身两侧的回填”。
“洞身填土压实度不小于92%”错误;改正为:“洞身填土压实度不小于96%”。5.背景资料涵洞1-1.5×1.0中1.5m与1.0m分别指盖板跨径与涵台高度。
配套案例题(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