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小儿主治医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五)
2018年02月27日 来源:郝达教育A1/A2题型
某男,10个月。腹痛,哭闹不安伴腹泻、呕吐3天,发热1天。头两天腹泻10余次/日,为黏液稀便,现大便次数减少至4~5次/日,大便混有暗红色血性液。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含有黄色液体。查体:T39.2℃,P120次/分,R30次/分,BP 80/50mmHg,体重9kg。精神萎靡,营养不良,面色苍白。律齐,心前区未闻及器质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部饱满,右中上腹部可触及一呈"腊肠"样肿块,光滑,可活动,触压时患儿即哭闹不配合。大便常规:WBC 10~15个/HP,RBC 20~25个/HP。
1、 根据患儿病史、体征,诊断首先要考虑(C)
A、粪石性肠梗阻
B、先天性肠闭锁
C、急性肠套叠
D、先天性巨结肠
E、肠不完全性扭转
F、肠重复畸形
答案解析:患儿10个月,为肠套叠好发年龄,临床表现有典型的腹痛、血便及腹部肿块,符合肠套叠的临床特征。
2、 目前需要立即进行的检查是(AB)
A、空气或钡剂灌肠造影
B、腹部B超检查
C、腹部CT检查
D、腹部X线平片检查
E、血常规、血生化检查
F、动脉血气分析
答案解析:空气或钡剂灌肠造影有助于肠套叠的诊断,可看到空气或钡剂至套入部肠管的远侧顶端即受阻,呈"杯口"状影的特点。腹部B超检查对肠套叠有较高的确诊率,可发现典型的"同心圆"或"靶环"征。
3、 需要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ABCD)
A、细菌性痢疾
B、急性坏死性肠炎
C、蛔虫性肠梗阻
D、过敏性紫癜
E、急性胃肠炎
F、腹痛性感冒
答案解析:细菌性痢疾亦多见于婴幼儿,起病急,有阵发性腹痛、血便等,可能与肠套叠混淆。但痢疾排便次数多,含有大量黏液和脓血便,有里急后重,早期即有发热,腹痛不如肠套叠剧烈而有规律,腹部也触不到肿块,粪便检查可见大量脓细胞,鉴别常无困难;急性坏死性肠炎可表现为腹痛、呕吐和血便,但该病多有腹泻史,早期即可表现为腹胀、高热和频吐,大便频繁,呈洗肉水样,量较多,具有特殊腥臭味,全身情况恶化快,常表现为严重脱水、皮肤花纹等休克症状;蛔虫性肠梗阻多见于较大儿童,可有阵发性腹痛、呕吐,在腹部可触及蛔虫团,颇似腊肠样肿块,但其表面常呈条索状,一般无血便,发病不如肠套叠急骤,多有排蛔虫或不当驱虫史;过敏性紫癜多见于年长儿,多数有新鲜的出血性皮疹,伴有关节痛,有时伴有血尿。血便多呈暗红色,腹部触不到肿块,这些症状有助于与肠套叠鉴别。但本病引起肠蠕动功能紊乱可诱发肠套叠,应引起注意。
4、 诊断一经明确,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ABCF)
A、禁食、胃肠减压
B、补充水电解质
C、应用抗生素
D、采取空气灌肠复位
E、腹腔镜手术复位
F、急诊剖腹探查
答案解析:凡是病程在48小时内的肠套叠,患儿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脱水,无明显腹胀者均可采用灌肠治疗。一般采用空气灌肠,气体压力控制在8.0~12.0kPa(60~90mmHg),注入空气时,可轻柔按摩腹部或者改变体位以利于套叠复位。复位时可见套叠顶端逐渐向结肠近端退缩,直至看到空气突然进入回肠末端,即表示已复位,此时拔出肛管即见患儿排出大量臭气,腹部肿块消失,患儿一般情况迅速好转。复位后口服0.5~1.0g炭末,6~8小时后从粪便排出,表明复位成功。该患儿病情比较严重,不适合作灌肠复位,应作好术前准备,采取急诊剖腹探查。腹腔镜手术不适宜套叠复位。
患儿,5岁,生后半年出现便秘,需辅之泻药或开塞露排便。查体:消瘦,腹胀,左下腹可扪及质硬类圆形包块。X线钡剂灌肠检查:直肠、乙状结肠远端狭窄,乙状结肠近端和降结肠、横结肠明显扩张。
5、 根据患儿病史、体征,结合辅助检查,首先要考虑的是(D)
A、直肠狭窄畸形
B、乙状结肠冗长
C、特发性巨结肠
D、先天性巨结肠
E、继发性巨结肠
6、 为明确诊断,以下检查中,需要考虑的是(E)
A、直肠病理活检
B、直肠黏膜AChE组织化学检查
C、肛门直肠测压
D、直肠肛管肌电图检查
E、以上都是
某男,3岁,发现颈部圆形包块1年,逐渐增大3个月。查体:颈部后三角区可见一鸭蛋大小包块,柔软,呈囊性,有压缩感及分叶感,无压痛。透光试验(+)。穿刺抽出草黄色胆固醇结晶液,透明,很快凝固。
7、 根据患儿症状、体征,可初步诊断为(B)
A、甲状舌骨囊肿
B、囊性淋巴管瘤
C、腮源性囊肿
D、颌下腺囊肿
E、囊性畸胎瘤
8、 治疗考虑采取(D)
A、穿刺放液
B、穿刺注药
C、加压包扎
D、手术切除
E、穿刺放液+加压包扎,无效后再考虑手术
9、 手术的注意事项是(E)
A、正确选择切口
B、避免发生副损伤
C、止血彻底
D、完整切除囊壁
E、以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