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分习题】2019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必做考点题(3)

2019年10月18日 来源:来学网

  6.(2014 浙江)

  可能多数人都会认为,我们的五官是感知外部世界的窗口,五官感觉非常真实而精确地反映着外部世界的现实。殊不知,我们信赖有加的感官事实上也会“欺骗”我们,我们所感知的有可能并非真实世界的反映,各种感官知觉,特别是视觉,有时只是大脑的幻觉和虚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罗恩•雷恩辛克指出,“你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是大脑活动的产物,大脑通过眼睛来获取视觉信息,但这并不是现实的直接反映。”

  这段文字意在:

  A.批驳普遍存在的关于“感知”的错误认识

  B.说明我们所感知的有可能并非真实的世界

  C.揭示我们信赖有加的感官事实上一直在“欺骗”我们

  D.介绍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

  【解析】6.“意在”为中心理解题。方法一:首句“多数人都会认为”为“大多数人”的观点,为逆向思维的标配一。“殊不知”为转折关联词,为逆向思维的标配二,将前文的观点反过来,即五官反映的外部世界没有那么真实、精准,对应 B 项。

  方法二:分析文段脉络。“特别是视觉,有时只是大脑的幻觉和虚构”论述视觉可能骗人,视觉是感知中的一项,相当于举例子,之后的内容非重点。“加拿大……直接反映”通过人物举例,具体论证五官反映的外部世界可能不真实,对应 B 项。

  A 项:“批驳”指批评、反驳、批判,而文段仅论述了一些人的观点,观点不同并非批判、驳斥,选项无中生有,排除。

  C 项:文段首句中“可能”表述较温和,选项“一直”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D 项:对应文段“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属于举例子的内容,非重点,排除。【选 B】

  7.(2015 山东)

  我国儿童电影发展的现实境况的确不容乐观:我国每年拍摄 40 到 50 部儿童电影。其中 1/10 质量比较好,但缺少专门的人员或机构进行市场宣传和推广,谈不上院线支持,更谈不上让中小学生知晓,所以能够上映的儿童电影少之又少,即使上映也难逃“影院一日游”。那是不是意味着儿童电影在中国已经穷途末路了?数据表明,我国未成年人人数已达 3.67 亿,这是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体。目前的家长多是 70 后、80 后,他们很多人有观影习惯和电影情结,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看电影越来越成为人们重要的精神需求。因此,带着孩子去看电影也是流行趋势。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国儿童电影发展现状十分惨淡

  B.我国儿童电影市场其实大有可为

  C.影片质量成为阻碍电影发展的主要因素

  D.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电影市场的拓展

  【解析】7.“意在说明”为中心理解题。尾句中“因此”为结论词,尾句是重点,论述带孩子看电影是流行趋势,通过前文“儿童电影”可知带着孩子去看的是儿童电影,故文段重点强调儿童电影是流行趋势,对应 B 项。A 项:选项论述儿童电影发展得不好,对应文段首句,为结论词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C 项:“阻碍”对应结论词前的内容,非重点,且文段围绕“儿童电影”展开论述,选项中“电影”范围扩大,排除。

  D 项:整个文段围绕“儿童电影”展开论述,选项中“电影”范围扩大,排除。【选 B】

  8.(2016 四川下)

  “无限”在“有限”之中,“有限”开垦着“无限”,这是黑格尔强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这个思路奠定了哲学“现象学”的基础。“现象学”一出来,“无限”“绝对”“完满”等等就不再是抽象、孤立、遥远的,而就在“有限”“相对”之中;也并不是离开看“相对”“有限”,还有一个“绝对”“无限”在。于是,哲学就不再专门着重去追问“理性”之“绝对”“无限”,而是追问在“相对”“有限”的世界,如何体现其无限、完满、绝对的意义来。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黑格尔现象学诞生的理论背景

  B.意义追问在现代哲学中的地位

  C.黑格尔思想所带来的哲学转向

  D.“有限”与“无限”的丰富内涵

  【解析】8.“意在说明”为中心理解题。读不懂题目就靠技巧解题。文段前部分内容不容易理解,尾句中出现“于是”,得出结论,是重点,强调哲学关注的东西发生了变化,对应 C 项,“转向”即转变。

  A 项“理论背景”、B 项“地位”文段未提及,选项无中生有,均排除。

  D 项:有同学认为“有限”“无限”高频出现,是主题词,但高频词不等于主题词,文段的主题词是哲学转变,且“内涵”指内在含义,文段并未解释“有限”“无限”的定义,选项无中生有,排除。【选 C】

  9.(2014 国考)

  收入分配是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的结果,因此,改革收入分配,其实质就是改革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收入分配改革,从严格意义而言,并非是“均贫富”的改革,而是使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更加靠近公平、公正和正义的改革,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加平等发展机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改革。有了起码的社会公平、公正和正义,有了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平等发展机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收入分配改革的实质

  B.收入分配改革的背景

  C.什么是真正的社会公正

  D.什么是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解析】9.“主要说明”为中心理解题。文段首句中“因此”论述“改革收入分配”是什么。“并非是……而是……是……”解释“收入分配改革”到底改革什么,进一步论证前文,起解释说明的作用,把握首句的结论,对应 A 项。

  B 项:“背景”文段未提及,选项无中生有,排除。

  C 项:对应文段“公平、公正和正义”,为解释说明的内容,非重点,且文段首句是对“收入分配”下定义,并没有论述“社会公正”是什么,排除。

  D 项:尾句相当于省略了“只有”,为“只有 A 才 B”的结构,A 是重点,选项对应“才”之后的内容,非重点,排除。【选 A】

  10.(2017 四川下)

  近年来,对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古代文化的综合比较研究,日益引起各国学者的注意。中国与中南半岛各国边境接壤最长的是云南省,所以各国学者注意的焦点,往往也就集中在云南一隅。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云南的确有很多文化因素与东南亚的考古发现有相似之处,反映出这两个相邻的地区在古代的关系异常密切。不过我们在全面审查此种关系的来龙去脉时,却发现东南亚古文化中明显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某些因素,其发源地或表现得很集中的地区,并不是云南,而是四川。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古代四川、云南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密切

  B.各国学者日益关注东南亚古文化研究

  C.古代东南亚文化的发源地可能是四川

  D.东南亚古文化研究需要开启新的视角

  【解析】10.“主要说明”为中心理解题。“近年来”为背景引入,略读。“对于……云南一隅”强调云南很重要。不能看到“所以”就认为是重点,还要结合后文的脉络分析。“不过”表转折,“并不是云南,而是四川”强调四川更重要,论述对于东南亚古文化来说,影响因素可能起源于四川,对应 C 项。

  A 项:(1)文段主题词为“文化”,选项“国家关系”范围扩大;(2)选项“四川”“云南”之间为顿号,表并列,反推文段应为并列结构,而文段通过“并不是……而是……”强调四川,排除。

  B 项:“日益关注”对应文段首句,是转折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D 项:“新的视角”表述不明确,排除。【选 C】

郝达教育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郝达教育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郝达教育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郝达教育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郝达教育—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郝达教育(点击进入)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