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分离式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山岭隧道工程,其起讫桩号为K19+720~K21+450,全长1730m。隧道两端洞口100m范围内为偏压浅埋段,其围岩级别为Ⅴ级(其相应级别小净距隧道最小净距为3.5倍的开挖断面的宽度)。隧道洞口开挖断面宽度为13.5m,左右洞口中心线间距为50m。隧道左右洞地质情况相同。隧道最大埋深为80m,隧道纵断面示意图如图所示。该隧道设计支护结构为复合式衬砌(即初期支护+混凝土二次衬砌)。
(来学网)
开工前,有关单位根据围岩特性对该隧道各段围岩的级别进行了核实,并计算了各级围岩段占全隧长的百分比。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安全质量检查,发现施工单位存在如下错误做法:
(1)初期支护施工过程中,喷射混凝土采用干喷工艺。
(2)对于隧道底部超挖部分采用洞渣回填。
(3)仰拱和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允许车辆通行。
(4)二次衬砌距Ⅳ级围岩掌子面的距离为100m。
问题:
1.该隧道是否属于小净距隧道?说明理由。如果是小净距隧道,其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2.写出图13中BQ的中文名称,判断K20+230~K20+970段、K20+970~K21+350段围岩级别,计算Ⅳ级围岩总长与全隧长度的百分比(小数点后保留1位)。3.逐条修改安全质量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错误做法。
4.施工单位的错误做法中,哪两条属于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用编号表示)?从单位和项目两个层次分别写出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
5.喷射混凝土作业喷射顺序、初喷厚度以及一次喷射长度等应注意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1.属于小净距隧道。理由:根据背景资料对应内容,Ⅴ级围岩最小净距应大于等于开挖断面宽度×3.5,而背景资料中,13.5(单隧道开挖断面宽度)×3.5=47.25m,即最小净距应大于等于此数值。
背景资料反映,50(两条隧道中心点距离)-(13.5/2+13.5/2)(隧道开挖断面半径)=36.5m,小于规范47.25m要求,所以是小净距隧道。
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①左右洞的开挖先后次序;②先行洞和后行洞开挖方法;③先行洞和后行洞爆破设计和爆破振动控制;④先行洞和后行洞开挖错开距离;⑤先行洞仰拱、衬砌与后行洞开挖错开距离;⑥中夹岩保护和加固;⑦其他内容。
2.BQ:岩体基本质量指标。
K20+230~K20+970:Ⅲ(三级)。
K20+970~K21+350:Ⅳ(四级)。
Ⅳ占总长百分比:[(380+410)÷1730]×100%=45.7%。
3.(1)初期支护中,宜采用湿喷法或潮喷法。
(2)超挖部分应采用与砌体同强度混凝土浇筑。
(3)仰拱和底板强度达到100%时,允许车辆通行。
(4)二次衬砌距Ⅳ级围岩子面的距离为不大于90m。
4.(1)(4)属于重大安全事故隐患。
单位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负责人:法定代表人。
项目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负责人:项目经理。
5.喷射混凝土应分段、分片、分层由下而上顺序进行,拱部喷射混凝土应对称作业;初喷混凝土厚度宜控制在20~50mm,岩面有较大凹洼时,可结合初喷找平;一次喷射长度不宜大于6m。
配套案例题(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