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某建设项工程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建筑和装饰装修施工合同,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对该工程土建施工和装饰装修进行工程监理。在该工程装饰装修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装饰装修合同中规定6500m^2的外墙陶瓷饰面砖由建设单位指定厂家,施工单位负责采购。当饰面砖运到工地时,施工单位认为是由建设单位指定用的材料,在检查了产品合格证后即投入使用。监理工程师认为必须进行外墙饰面砖的含水率检测。经抽样检验发现材料质量不合格。
【事件二】为了赶工期和避免人员窝工,在室内轻质隔墙、安装管道和电气管线敷设、专业工程预埋件完工之后,施工单位就立即进行了室内抹灰、吊顶、裱糊、饰面板工程施工。
【事件三】防水混凝土养护完成后,须进行穿墙管道的敷设,采用在原防水混凝土结构上开孔的方案,管道敷设完成后,采用原抗渗设计等级的防水混凝土将缝隙封堵密实。
【事件四】该写字楼外墙采用隐框玻璃幕墙,幕墙与主体结构采用后置埋件连接,因为幕墙构造需要,在填充墙上也采用后置埋件连接。
【事件五】施工单位在安装隐框玻璃面板时,采用了酸性硅酮结构密封胶,由于硅酮结构密封胶在有效期内使用,所以在使用前未进行相关性能检验。
【事件六】在玻璃幕墙安装完毕之后,由施工单位自己的检测机构对幕墙进行了“三性试验”,符合规范要求,于是对该幕墙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了合格验收。
[问题]
1.对于事件一,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指定厂家的装饰材料进场做法是否正确?若施工单位将该批材料用于工程造成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是否有责任?说明理由。
2.根据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相关规范的规定,对水泥、室内用人造木板、室内用天然花岗岩、室内饰面瓷砖、外墙陶瓷面砖要进行哪些性能指标的进场复验?
3.对于事件二,请问施工单位的施工程序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4.对于事件三,请问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5.对于事件四,填充墙上是否可以作为幕墙的支承点?如必须在填充墙上设置支承点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6.对于事件四,为保证后置埋件与主体结构连接可靠,应对其进行何种检测?施工单位委托的检测单位可否承担本工程的检测任务?为什么?
7.对于事件五,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回答正确做法。
8.对于事件六,幕墙的“三性试验”是指什么?施工单位用对幕墙进行“三性试验”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指出错误之处。
正确答案:
1.不正确。对到场的建筑装修材料进行检验,是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控制的责任。若施工单位将该批外墙饰面砖用于工程,则应承担责任,建设单位无责任。因为材料是施工单位采购的。
2.水泥:抹灰工程应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进行复验;饰面板(砖)和地面工程应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和抗压强度进行复验;室内用人造木板应进行甲醛含量复验;室内用天然花岗岩和室内饰面瓷砖工程应进行放射性指标复验;外墙陶瓷面砖;饰面板(砖)工程中外墙陶瓷面砖的吸水率;寒冷地区外墙陶瓷面砖的抗冻性。
3.施工单位的施工程序不正确。室内轻质隔墙、安装管道和电气管线敷设、专业工程预埋件属于隐蔽工程,隐蔽工程完工后必须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程序。
4.不正确,防水混凝土的二次嵌缝,应采用比原抗渗设计等级高一级的防水混凝土。
5.填充墙上禁止设置后置埋件。如因构造要求,必须在填充墙上设支承点时,应加设钢筋混凝土柱、梁等构件作为支承点,并经设计单位认可。
6.应进行后置埋件拉拔现场试验。
施工单位的下属检测中心不可以承担本工程的检测任务,因为检测机构不得与所检测工程项目相关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有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
7.施工单位做法不正确。正确做法如下:
①粘结材料应该采用中性硅酮结构密封胶;
②硅酮结构密封胶在使用前应经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与其相接触材料的相容性和剥离粘结性试验,并对邵氏硬度、标准状态拉伸粘结性能进行复验,不合格,不得使用。
8.(1)“三性试验”是指规范要求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提供建筑幕墙的抗风应性能、气密性能和水密性能试验报告。
(2)施工单位对幕墙进行“三性试验”做法不正确。错误之处如下:
①由施工单位自己的检测机构对幕墙进行了“三性试验”不符合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检测的相关规定。
②“三性试验”应该在幕墙工程构件大批量制作、安装前完成,而不应该在幕墙竣工验收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