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2008年1月17日15:50左右2#高炉热风发现7#箱体内的布袋有损坏,通知高炉并停止使用,改用4#箱体,安排四点班用氮气对箱体进行了吹扫。18日早7:15热风技师付某,安排丙班热风班长杨某将7#箱体的上下人孔打开,但不要进入。于是杨某领着另外两名热风工刘某、李某前去处理。先打开下部人孔再打开上部人孔后,用煤气报警仪测量箱体内部,显示正常。此时刘某要进入箱体检查布袋情况,杨某没有允许其进入。再次用煤气报警仪检测仍然显示正常,此时刘某再次说要进去看看布袋情况,随即就进入7#箱体内,杨某也就跟着进入7#箱体。这时刘某在里箱体人孔附近熏倒,杨某随之也熏倒,在外面的李某马上进行呼救,并将在人孔处的刘某拽出,这时听到消息的炼铁厂点检员温某、热风技师付某、2#炉前班长王某及曹某、曲某、孙某等人赶到将杨某救出,此时煤气防护站救护人员也赶到现场并立即给伤者输氧抢救后送往医院。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简述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
3.简述发生该类事故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4.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进入煤气设备内进行作业应做好哪些监测措施。
正确答案:
1.直接原因:热风技师付某在交代工作时已经明确要求只打开人孔,不能进入箱体。但热风班长杨某没有按照工作指令执行。热风工刘某、杨某对氮气认识不足,违章用煤气报警器测量氮气,在进入箱体前没有通知煤气防护站进行检测、监护,自己擅自进入箱体。
2.(1)加强煤气安全管理。对于煤气作业人员,应进行生产操作及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并确保实施。
(2)从生产设施的密闭式入手,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防止和减少一氧化碳在生产环境中形成危及人的健康与安全的浓度;加强对生产环境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和警报。
(3)采取措施,降低作业过程中的中毒危险,如设备或管道检修时,首先要把设备或管道内煤气吹扫干净(煤气设施内部气体置换是否达到预定要求,应按预定目的,根据含氧量和二氧化碳分析或爆发试验确定);新建或大修的煤气设备及管道要进行强度或气密性试验;在煤气区域工作,须两人以上,并要携带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一旦发生煤气泄漏,则要站在上风侧监视,严禁任何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同时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处理。
(4)采取有效的个体防护,建立煤气中毒事故的抢救和急救体制,配备必要的防护器具和急救器材,如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空气呼吸器等,平时要经常检查,确保器具有效。佩戴时,也须认真检查,尤其注意不应在煤气危险区域摘掉口罩、鼻卡或面具。进入高浓度一氧化碳环境中工作时,一定要戴好防护面具,控制时间,并有足够的监护和抢救措施。
3.(1)启动煤气中毒事故专项预案。
(2)迅速通知调度中心、煤气防护站和医疗救护单位。
(3)抢救事故所有人员必须统一指挥,事故现场设立警戒区,监测CO浓度。
(4)对中毒者进行抢救,脱离煤气危险区域,抬到安全通风处。对于重度中毒患者,停止呼吸做人工呼吸,心跳停止者进行人工复苏胸外按压术。
(5)急救车送往就近医院,途中必须有医务人员护送,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的,抢救不能停止。
(6)现场做好检查和复产工作,未查明事故原因和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前,不得动火或恢复送气。
4.(1)作业前30min内,应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入内。
(2)监测点应有代表性,容积大的受限空间,应对上、中、下各部位进行监测分析。
(3)分析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监测人员深入受限空间监测时应采取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措施,佩戴好一氧化碳、氧气检测仪和空气呼吸器。
(5)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6)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7)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进行连续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8)作业中断时间超过60min时,应重新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