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背景资料】
某企业新建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6层,建筑高度55m,地下建筑面积3000m2,总建筑面积21000m2,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一层大厅高12m、长32m,大厅处有3道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合同约定:“…工程开工时间为2016年7月1日,竣工日期为2017年10月31日。总工期488天;冬期停工35天,弱电、幕墙工程由专业分包单位施工…”。总包单位与幕墙单位签订了专业分包合同。
总承包单位在施工现场安装了一台塔吊用于垂直运输,在结构、外墙装修施工时,采用落地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结构施工阶段,施工单位相关部门对项目安全进行检查,发现外脚手架存在安全隐患,责令项目部立即整改。
大厅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浇筑完成25天后,生产经理凭经验判定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要求,随即安排作业人员拆除了梁底模板并准备进行预应力张拉。
外墙装饰完成后,施工单位安排工人拆除外脚手架。在拆除过程中,上部钢管意外坠落击中下部施工人员,造成1名工人死亡。
【问题】
1.总包单位与专业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过程中,应重点落实哪些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
2.项目部应在哪些阶段进行脚手架检查和验收?
3.预应力混凝土梁底模拆除工作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4.安全事故分几个等级?本次安全事故属于哪种安全事故?当交叉作业无法避开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正确答案:
1.总包单位与专业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过程中,应重点落实下列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
(1)审核分包单位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等级证书、安全生产许可文件、类似工程业绩、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
(2)检查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是否人证相符。
(3)应落实对分包单位安全教育、文明施工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
2.项目部应在下列阶段进行脚手架检查和验收:
(1)基础完工后,架体搭设前;
(2)每搭设完6~8m高度后;
(3)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4)达到设计高度后;
(5)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大雨后;
(6)冻结地区解冻后;
(7)停用超过一个月的,在重新投入使用之前。
3.预应力混凝土梁底模拆除工作的不妥之处及理由如下:
(1)不妥之处:生产经理凭经验判定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要求,随即安排作业人员拆除了梁底模板。
理由:混凝土强度应以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是否达标为准,而不能凭经验判定。
(2)不妥之处:生产经理未经申请即安排拆模。
理由:模板拆除之前必须先提交拆模申请,由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才可拆模。
(3)不妥之处:生产经理拆除模板之后准备进行预应力张拉。
理由:预应力张拉应在模板拆除之前进行。
4.安全事故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
由于本次安全事故造成1人死亡,死亡人数小于3人,因此,本次安全事故属于一般事故。
当交叉作业无法避开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时,应设置安全隔离层进行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