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背景资料】
某新建住宅工程项目,建筑面积23000m2,地下2层,地上18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项目实行施工总承包管理。
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项目质量计划,由项目经理审核后报监理单位审批。该质量计划要求建立的施工过程质量管理记录有:使用机具和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管理记录,质量检查和整改、复查记录,质量管理文件记录及规定的其他记录等。监理工程师对此提出了整改要求。
施工前,项目部根据本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需要,对分项工程按照工种等条件,检验批按照楼层等条件,制定了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划分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核。
该工程的外墙保温材料和粘结材料等进场后,项目部会同监理工程师核查了其导热参数、燃烧性能等质量证明文件;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对保温、粘结和增强材料进行了复验取样。
项目部针对屋面卷材防水层出现的起鼓(直径>300mm)问题,制定了割补法处理方案。方案规定了修补工序,并要求按照先铲除保护层、把鼓泡卷材割除、对基层清理干净等修补工序依次进行处理整改。
【问题】
1.项目部编制质量计划的做法是否妥当?质量计划中管理记录还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2.分别指出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划分的条件还有哪些?
3.外墙保温、粘结和增强材料复试项目有哪些?
4.卷材鼓泡采用割补法治理的工序依次还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项目部编制质量计划的做法不妥当。
项目质量管理记录应还包含有:施工日记;专项工程施工记录;上岗培训记录;岗位资格证明;交底记录;图纸收发记录;设计变更收发记录。
2.分项工程可按照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划分,检验批可按工程量、施工段、施工缝划分。
3.复试项目应该包括: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粘结材料的粘结强度;增强网的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
4.割补法工序依次是:剥开旧卷材槎口、清除胶结料、粘贴底层旧卷材、铺贴一层新卷材、粘贴第二层旧卷材、辅贴第二层新卷材、重做保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