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高层钢结构工程,建筑面积28000m2,地下1层,地上12层,外围护结构为玻璃幕墙和石材幕墙,外围保温材料为新型保温材料;屋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防水等级为I级。采用卷材防水。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钢结构安装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对现场的施工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钢构件现场堆放存在问题。现场堆放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不够完善。劳动力进场情况不符合要求,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事件2:施工中,施工单位对幕墙与各楼层楼板间的缝隙防火隔离处理进行了检查,对幕墙的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透性能、平面变形性能等有关安全和功能检测项目进行了见证取样或抽样检查。
事件3:监理工程师对屋面卷林防水进行了检查,发现屋面女儿墙墙根处等部位的防水做法存在问题(节点施工做法如图所示)责令施工单位整改。
女儿墙防水节点施工做法图(来学网)
事件4:本工程采用某新型保温材料,按规定进行了材料评审、鉴定并备案,同时施工单位完成相应程序性工作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投入使用。施工完成后,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主持,组织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相关专业质量员和施工员进行了节能分部工程验收。
【问题】
1.事件1中,高层钢结构安装前现场的施工准备还应检查哪些工作?钢构件现场堆场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2.事件2中,建筑幕墙与各楼层楼板间的缝隙隔离的主要防火构造做法是什么?
3.事件3中,指出防水节点施工图做法图示中的错误。
4.事件4中,新型保温材料使用前还应有哪些程序性工作?节能分部工程的验收组织有什么不妥?
正确答案:
1.事件1中,高层钢结构安装前现场的施工准备还应检查的工作包括:钢构件预检和配套、定位轴线及标高和地脚螺栓的检查、安装机械的选择、安装流水段的划分和安装顺序的确定等。
钢构件现场堆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场地平整、有电源、有水源、排水畅通。
2.事件2中,建筑幕墙与各楼层楼板间的缝隙隔离的主要防火构造做法包括:幕墙与各层楼板、隔墙外沿间的缝隙,应采用不燃材料封堵,填充材料可采用岩棉或矿棉,其厚度不应小于l00mm,并应满足设计的耐火极限要求,在楼层间形成水平防火烟带。防火层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的镀锌钢板承托,不得采用铝板。承托板与主体结构、幕墙结构及承托板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防火密封胶密封。防火密封胶应有法定检测机构的防火检验报告。
3.事件3中,女儿墙防水节点施工图做法图示中的错误包括:I级防水应为两道防水、防水卷材泛水高度不够、泛水上口未固定、阴角处未做成钝角(圆孤形)、转角处未做附加层、立面卷材应压水平卷材、立面未做保护层。
4.事件4中,新型保温材料使用前还应有的程序性工作:
进行施工工艺评价;制定专门施工技术方案。
节能分部工程的验收组织存在的不妥之处:
(1)不妥之处:由施工项目负责人主持。
正确做法:《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2019规定,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主持。
(2)不妥之处:组织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相关专业质量员和施工员进行了节能分部工程验收。
正确做法:《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2019规定,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和相关专业的质量检查员、施工员参加;施工单位的质量或技术负责人应参加;设计单位节能设计人员应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