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在2015年承担了—项机电工程项目,主要包括钢结构焊接、管道施工等相关的基础工作。进场前对相关劳务人员进行了安全教育。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管道组焊完成、水压试验前进行质量检査,发现:管道的主材(钢管)没有生产厂家的材质证明和出厂合格证,也没有进行过其他检查、检验的记录。据施工作业人员回忆:钢管由建设单位供应,工程当时由于材料供应滞后,已经影响到进度。钢管到现场时没有出厂合格证,建设单位负责材料供应的人员表示,材料质量由建设单位负责,先施工,合格证后补。施工单位因为是建设单位供应的材料,就没有进行其他检验,直接进行了施组焊完成后也无人落实合格证的事项。
事件二:2015年4月6日,在钢结构焊接工程中,造成5名工人受伤的事故。
事故发生后项目部采取了应急措施,并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处理。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三检制”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并组织相关人员对焊缝进行了无损检测,保证正常使用。
问题:
1.事件一中,对于建设单位供应的钢管没有出厂合格证直接进行了施工是否正确?为什么?施工单位项目部应如何处理?
2.“三检制”的作用是什么?
3.本次事故属于什么生产安全事故等级?
4.常用焊缝无损检测的方法有哪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