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某市政工程基础采用明挖基坑施工,基坑挖深为5.5m,地下水在地面以下1.5m坑底黏土下存在承压水层。坑壁采用网喷混凝土加固。基坑附近有高层建筑物及大量地下管线。设计要求每层开挖1.5m,即进行挂网喷射混凝土加固。某公司承包了该工程,由于在市区,现场场地狭小,项目经理决定把钢材堆放在基坑坑顶咐近;为便于出土,把开挖的弃土先堆放在基坑北侧坑顶,然后再装入自卸汽车运出。由于工期紧张,施工单位把每层开挖深度增大为3.0m,以加快基坑挖土加固施工的进度。在开挖第二层土时,基坑变形量显著增大,变形发展速率越来越快。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坑顶地表出现许多平行基坑裂缝。但施工单位对此没有在意,继续按原方案开挖。当基坑施工至5m深时,基坑岀现了明显的坍塌征兆。项目经理决定对基坑进行加固处理,组织人员在坑内抢险,但已经为时过晚,基坑坍塌造成了多人死亡的重大事故,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问题:
1.本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应属于哪一级?
2.本工程基坑应重点监测哪些内容?当出现本工程发生的现象时,监测工作应做哪些调整?
3.本工程基坑施工时存在哪些重大工程隐患?
4.项目经理在本工程施工时犯了哪些重大错误?
正确答案:
基坑工程具有地域性许多地区对基坑的分类做了规定。《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313条对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做了规定见下表:
本工程基坑周围有髙层建筑和大量地下管线如果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周边环境影响很严重,因此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应定为一级。
基坑开挖卸载必然引起基坑侧壁水平位移,基坑侧壁水平位移越大坑后土体变形越大。过大的侧壁水平位移必然会造成建筑物沉降及管线变形。因此任何环境保护要求高的基坑侧壁水平位移部是监测的重点。
本工程基坑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是基坑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其变形也应该是基坑监测的重点
本工程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必须采取降水措施。施工时需要监测地下水位因此地下水位也应该是监测的重点。
另外地下水中的承压水对基坑的危害很大尤其要注意接近坑底的浅层承压水对基坑的影晌。如果承压水上面有不透水层随着基坑开挖当承压水层上部土重不能抵抗承压水水头压力时基坑坑底会出现突然的隆起极容易引起基坑事故。如果坑底存在承压水层时坑底。
隆起也是基坑监测的重点内容。但由于基坑开挖施工,直接监测坑底隆起并不容易,可以通过监测埋设在坑底的立柱的上浮来间接监测坑底隆起。
当基坑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监测结果变化速率较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当有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本工程应加密观测次数如果变形发展较快应连续监测本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最大隐患有:不接设计要求施工是基坑施工时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基坑设计单位都应该根据其设计时的工况对施工单位的基坑开挖提出要求不按设计要求施工,在施工时超挖极容易引起基坑事故。在基坑顶大量堆荷是引起基坑事故的另重要原因。本工程把大量钢材及弃土堆集于坑顶车身就是巨大的安全隐恵,因为设计时没有考虑这些荷载。在这些荷载作用下如果遇到大雨,土体的重度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减小造成基坑失稳事故的风险就更大。
当前基坑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方法还在不断研究中,监测反馈依然是回避基坑风险的主要手段。一般来说基坑破坏前都会有预兆如本基坑在施工时,出现坑后地表出现大量裂篷变形速率增加等现象此时应该对基坑进行抢险,对基坑做必要的加固和卸栽。并且应调整设计和施工方案。在采用新方案后,仍应加强监测对方案做进一步优化。本工程在基坑出现坍塌预兆后没有引起注意是施工单位的一大失误当基坑变形急剧增加基坑已经接近先稳的极限状态种种迹象表明基坑即将坍塌时应以人身安全为第一要务人员要及早撤离现场。本工程已经出现坍塌征兆时,项目经理还组织人进入基坑抢险造成人员伤亡是一个重大错误。
配套案例题(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