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市政建安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附近时,基坑侧边坡大量土方突然坍落。施工人员发现基底局部存在勘察资料中未注明的软弱土层,并向项目部汇报。项目经理根据施工经验决定对软弱土层进行换填处理,并对基坑侧壁加设支护。由于处理方法正确,支护效果良好。事后,处理方案得到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的认可。经计算共增加施工成本12万元,影响工期10d事件二:设备基础施工时,商品混凝土运至现场后,施工人员电话通知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因外出考察无法到场。施工人员对商品混凝土取样送检后,进行了浇筑作业,并在事后将混凝土检测报告交给监理工程师。检测结果为合格。拆模后,检查表明设备基础局部由于漏振出现了少量空洞事件三:设备安装时,施工人员发现由于测量放线误差,设备基础位置偏移了150mm,导致设备无法安装。施工单位不得不拆除设备基础并重新施工,增加成本8万元,影响工期15d。
施工单位针对事件一、事件三按照合同约定的索赔程序提出了索赔要求。
问题:
1.纠正施工单位对软弱土层及基坑侧壁的处理程序。
2.纠正在设备基础浇筑施工中的不当做法。
3.事件二中的基础混凝土缺陷应采用哪种质量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1.施工单位对软弱土层及基坑侧壁的处理程序:在发现勘察资料中未注明的软弱土层后,应立即停止有关部位的施工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和质量管理部门。
2.在设备基础浇筑施工中的正确做法:施工单位在商品混凝土运进场之前,应向监理单位提交《工程材料报审表》,并附上该商品混凝土的出厂合格证及相关的技术说明书同时按规定将检验报告也相应附上经监理工程师审査并确定其质量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
3.事件二中的基础混凝土缺陷应采用的质量处理方法:将有空洞的混凝土凿掉凿成斜形,再用高一等级的微膨胀豆石混凝土浇筑、振捣后,认真养护。
配套案例题(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