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承接了一项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管道为DN1200的混凝士管,合同价为1000万元,采用明挖开槽施工。
项目部进场后立即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拟将表层杂填土放坡挖除后再打设钢板桩设置两道水平钢支撑及型钢围檩,沟槽支护如图4-7所示。(来学网)
沟槽拟采用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髙,清槽后浇筑混凝土基础;混凝土直接从商品混凝土翰送车上卸料到坑底。
在施工至下管工序时,发生了如下事件:起重机支腿距沟槽边缘较近致使沟槽局部变形过大,导致起重机倾覆;正在吊装的混凝土管道掉人沟槽,导致一名施工人员重伤。施工负责人立即将伤员送到医院救治,同时将起重机拖离现场,用了2d时间对沟槽进行清理加固。在这些工作完成后,项目部把事故和处理情况汇报至上级主管部门。
问题:
1.根据建造师执业工程规模标准,本工程属于小型、中型还是大型工程?说明该工程规模类型的限定条件。
2.本沟槽开挖深度是多少?
3.用图4-7中序号①~⑤及“—”表示支护体系施工和拆除的先后顺序。
4.指出施工组织设计中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5.按安全事故类别分类,案例中的事故属哪类?该事故处理过程存在哪些不妥之处。
正确答案:
1.根据建造师执业工程规模标准本工程属于中型工程。该工程规模类型的限定条件:管径0.8~1.5m,单项工程合同额1000万~3000万元。
2.本沟槽开挖深度是5.6m。
3.支护体系施工的先后顺序:③→④→①→⑤→②。支护体系拆除的先后顺序。
4.施工组织设计中错误之处及正确做法如下。错误之处一:项目部进场后立即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正确做法:项目部进场前就应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办理获批手续。本工程沟槽开挖深度5.6m,土质有粉土因此开挖、支护需要编制专项方案,并应经专家论证并办理审批签字手续后方可实施。错误之处二:将表层杂填土放坡挖除后再打设钢板桩。正确做法:先把钢板桩打入砂质粉土后,再放坡挖除杂填土。错误之处三:采用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正确做法:采用机械开挖时,应预留200~300m,由人工挖至设计标髙整平。错淏之处四:清槽后浇筑混凝±基础。正确做法:漬槽后,应由监理工程师组织质检员等有关人员验槽检查验收合格,并填写质量合格单签字。由监理工程师发出下道工序开工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基础。错误之处五:混凝土直接从商品混凝土輸送车上卸料到坑底。正确做法:倾落髙度大于2m时(此为当时规范规定),应采用串筒、溜槽下落防止混凝土离析。
5.按安全事故类别分类案例中的事故属于物体打击。该事故处理过程存在的不妥之处如下:(1)现场未保护;(2)事故未及时报告;(3)未组织事故调查。
配套案例题(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