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某企业新建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六层,请筑高度55m,地下建筑面积3000m^2,总建筑面积21000m^2,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一层大厅高12m,长32m,大厅处有3道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合同约定:“…工程开工时间为2016年7月1日,竣工日期为2017年10月31日。总工期488天;冬期停工35天,弱电、幕墙工程由专业分包单位施工…“。总包单位与幕墙单位签订了专业分包合同。
总承包单位在施工现场安装了一台塔吊用于垂直运输,在结构、外墙装修施工时,采用落地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结构施工阶段,施工单位相关部门对项目安全进行检查,发现外脚手架存在安全隐患,责令项目部立即整改。
大厅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浇筑完成25天后,生产经理凭经验判定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要求,随即安排作业人员拆除了梁底模板井准备进行预应力张拉。
外墙装饰完成后,施工单位安排工人拆除外脚手架。在拆除过程中,上部钢管意外坠落击中下部施工人员,造成1名工人死亡。
问题:
1.总包单位与专业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过程中,应重点落实哪些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
2.项目部应在哪些阶段进行脚手架检查和验收?
3.预应力混凝土梁底模拆除工作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4.安全事故分几个等级?本次安全事故属于哪种安全事故?当交叉作业无法避开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正确答案:
1.总包单位与专业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过程中,应重点落实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有:安全许可证书、安全防护、安全生产责任制、持证上岗、安全检查、安全教育、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应急救援、安全教育等管理工作。
2.1)基础完工后,架体搭设前;2)每搭设完6~8m高度后;3)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4)达到设计高度后;5)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大雨后;6)冻结地区解冻后;7)停用超过一个月的,在重新投入使用之前。
3.不妥之处1:生产经理凭经验判定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要求。
理由:应该在同条件养护试块达到拆模强度要求后。
不妥之处2:随即安排作业人员拆除了梁底模板井准备进行预应力张拉。
理由:拆模前要经过技术负责人的批准,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后再拆除底模板。
4.安全事故分四个等级,本次安全事故属于一般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在拆除模板、脚手架等作业时,作业点下方不得有其他作业人员,防止落物伤人。拆下的模板等堆放时,不能过于靠近楼层边沿,应与楼层边沿留出不小于1m的安全距离,码放高度也不得超过1m。
结构施工自二层起,凡人员进出的通道口都应搭设符合规范要求的防护棚,高度超过24m的交叉作业,通道口应设双层防护棚进行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