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铁车站沿东西方向布置,中间为标准段,两端为端头井,标准段长12m,宽21m,开挖深度18m,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ф900mm钻孔灌注桩,间距1050mm。桩间设ф650mm旋喷桩止水,基坑围护桩平面布置如图3-1所示。基坑支护共设4道支撑,第1道为钢筋混凝土支撑,第2-4道为钢支撑,基坑支护断面如图3-2所示。
(来学网)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钻孔灌注桩成桩后,经检测发现有1断桩,如图3-1所示,分析认为断桩是由于水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口脱出混凝土面所致,对此,项目部提出针对性补强措施,经相关方同意后实施。
事件二:针对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工程,项目部进行了危险源辨识,编制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履行相关报批手续,基坑开挖前,项目部就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了安全技术交底。
事件三:基坑开挖至设计开挖面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基坑验槽,确认合格后及时进行混凝土垫层施工。
【问题】
1.写出图3-2中构造A、B的名称,给出坑外土压力传递的路径。
2.事件一中,针对断桩事故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3.事件二中,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应如何进行?
4.事件三中,基坑验槽还应邀请哪些单位参加?
正确答案:
1.A冠梁;B围檩:围护;
坑外土压力的传递路径:围护(桩)墙→围檩(冠梁)→支撑。
2.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拔管应由专人负责指挥,并分别采用理论灌入量计算孔内混凝土面和重锤实测孔内混凝土面,取两者的低值来控制拔管长度,确保导管的埋置深度控制在2~6m。单桩混凝土灌注时间宜控制在1.5倍混凝土初凝时间内。
3.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者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由双方和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共同签字确认。
4.基坑验槽还应邀请: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