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背景资料:
某住宅楼工程,其中2层以上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墙板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施工工艺。施工合同中约定:设备由建设单位供应,其他建筑材料由施工单位自行采购。
首层结构施工中,图纸中的HRB335钢筋已被淘汰,结构设计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施工单位征得建设单位同意,按等而积折算后用市场供应充足的HRB400钢筋进行代换。施工单位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订购一批64吨HRB400原材钢筋,此种钢筋附近另一工程正在使用,连续五次进场检验均合格,由于本工程使用钢筋均为同厂家、同牌号且同规格的钢筋,因此按照一个检验批进行抽检,检验了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监理工程师认为有诸多不妥,要求整改。
钢筋在焊接时发现已经验收合格的钢筋存在焊接性能不良的问题,监理工程师暂停该批钢筋使用.要求增加原材检测项目。
填充墙砌体采用单排孔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监理工程师巡视第二层检查中发现:进场的小砌块产品龄期达到14天后,即开始浇水湿润,待小砌块表面出现浮水后,开始砌筑施工;卫生间的填充墙体直接从结构楼面开始砌筑,砌筑时将小砌块的底面朝下正砌于墙上,小砌块的搭接长度为块体长度的1/3。监理工程师要求对不妥之处进行整改。
预制构件进场时,构件生产单位提供了钢筋套筒的工艺检验报告和其他质量证明文件。监理工程师在检查第6层外墙板安装质量时发现:灌浆作业采取压浆法从上口灌注,当浆料从下口流出时立即封堵上口和下口;留置了1组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灌浆料同条件养护试件进行抗压强度检验,对此要求整改。
工程竣工前,部分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判定为不合格,监理工程师提出了结构实体检验应在专业监理工程师旁站下,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组织实施,最终结构实体检验合格。
问题:
1.施工单位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订购钢材是否正确?指出施工单位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还应增加哪些钢筋原材检测项目?
2.针对填充墙砌体施工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3.构件生产单位还应提供哪些质量证明文件?针对第6层外墙板施工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4.指出结构实体检验的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结构实体检验应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1.(1)施工单位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订购钢材正确。
(2)不妥之处一: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开始组织钢筋代换;
正确做法:钢筋代换需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不妥之处二:按照一个检验批进行抽检;
正确做法:在同一工程项目中,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连续三批进场检验均一次检验合格时,其后检验批量可扩大一倍。
不妥之处三:钢筋只检验了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正确做法:还应检查伸长率、单位长度重量偏差。
(3)钢筋原材料检测项目还应增加化学成分检验。
2.正确做法一:进场小砌块龄期不应小于28天。
正确做法二:小砌块表面有浮水时,不得施工。
正确做法三:卫生间填充墙底部宜现浇混凝土坎台,其高度宜为150mm。
正确做法四:小砌块砌筑应将产生的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
正确做法五:单排孔小砌块的搭接长度应为块体长度的1/2。
3.(1)构件生产单位还应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有出厂合格证、混凝土强度检验报告、钢筋复验单。
(2)正确做法一:灌浆作业应采取压浆法从下口灌注。
正确做法二:当浆料从上口流出时及时封堵,持压30s后再封堵下口。
正确做法三:每层不应少于3组40mm×40mm×160mm的长方体试件。
正确做法四:灌浆料试件在标准养护28天后进行抗压强度检验。
4.(1)错误之处:结构实体检验应在专业监理工程师旁站下组织实施;
正确做法:应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组织实施。
错误之处二:结构实体检验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组织实施;
正确做法:应由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
(2)结构实体检验应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以及合同约定的其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