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路基工程,其中K18+220~K18+430设置了一段挡土墙,路基填方高度最高为11m。挡土墙横断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
(来学网)
挡土墙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含构件C预制)→测量放线→工序A→地基处理→排水沟施工→基础浇筑→构件C安装→工序B→填料填筑与压实→墙顶封闭。
路基工程施工前项目部进行了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工作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总工程师主持实施,向项目部、分包单位的全体施工技术人员和班组进行交底,交底人员和参会人员双方签字确认。技术交底记录部分内容如下:
(1)筋带采用聚丙烯土工带,进场时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后即可用于施工。
(2)聚丙烯土工带拉筋安装应平顺,不得打折、扭曲,不得与硬质、棱角填料直接接触。拉筋与面板之间的连接应牢固,连接部位强度应不低于拉筋强度。拉筋贯通整个路基时,宜采用单根拉筋拉住两侧面板。
(3)填土分层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根据拉筋间距、碾压机具和密实度要求,通过试验确定。为保证压实效果,所有填筑区域均使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严禁使用羊足碾碾压。
(4)填料摊铺、碾压应从拉筋尾部开始,平行于墙面碾压,然后向拉筋中部逐步进行,再向墙面方向进行。严禁平行于拉筋方向碾压,碾压机具不得在挡土墙范围内调头。
问题:
1.按照挡土墙设置的位置和结构形式划分,分别写出该挡土墙的名称。
2.写出挡土墙施工流程中工序A、工序B与图1中构件C的名称。写出挡土墙施工流程中必须交叉进行的工序。
3.项目部组织技术交底的方式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4.逐条判断技术交底记录内容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正确答案:
1.按照挡土墙设置的位置划分,本题中挡土墙为路堤墙。按照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划分,本题中挡土墙为加
筋土挡土墙。
2.(1)工序A:基槽(坑)开挖。工序B:筋带铺设。构件C:墙面板。
(2)必须交叉进行的工序:墙面板安装(或构件C安装)、筋带铺设(或工序B)、填料填筑与压实。
3.(1)不正确。
(2)理由:技术交底应分级进行。第一级:项目总工程师向项目各部门负责人及全体技术人员进行交底。第二级:项目技术部门负责人或各分部分项主管工程师向现场技术人员和班组长进行交底。第三级:现场技术员负责向班组全体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1)错误。改正:进场时除了查看出厂质量证明书外,还应查看出厂合格证,并且筋带进厂后还应进行抽样检验。
(2)正确。
(3)错误。改正:在靠近墙面板范围1m内,应使用小型机具夯实或人工夯实,不得使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
(4)错误。改正:填料摊铺、碾压应从拉筋中部开始平行于墙面碾压,先向拉筋尾部逐步进行,然后再向墙面方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