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

921. 某集团公司自有总部办公楼形象工程,建筑面积120000m^2,箱形基础。现浇剪力墙结构,地下3层,地上53层。基础埋深14.4mm,底板厚3.2m,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底板钢筋施工时,板厚0.5m处的HRB400级直径16mm纵向钢筋,项目部开会讨论并征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后,用HPB400钢筋直径12mm的钢筋进行代换,增加了钢筋数量并提高了配筋率。 [事件二]由于工期紧任务重,施工单位在没有合同约定的情况下,选定了地基基础分包单位,且并未上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 [事件三]桩基施工过程中,由于水泥储备不足,施工单位立即组织购入了一批水泥。水泥进场后立即投入使用。混凝土的拌制用水直接采用当地地下水。 [事件四]该方案采用整体分层浇筑法施工,分三层浇筑,每层厚度1.1m。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当地最高大气温度36℃,混凝土最高入模温度40℃。浇筑完成12h后采用保温养护7d。测温记录显示: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75℃,其表面最高温度45℃。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底板表面混凝土有裂缝,经钻芯取样检查,取样样品均有贯通裂缝。 [问题] 1.该基础底板钢筋代换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请简述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正确做法。 3.针对事件三,施工单位的行为有无不妥?请说明理由。 4.本工程基础底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常用措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