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2020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四)
2019年12月27日 来源:来学网1.《学记》提出的“长善救失”的教育主张反映德育应遵循的原则是()
A.知行统一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德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来学网参考答案: D
来学网参考解析: “长善救失”的做法体现了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内涵。
2.调皮捣蛋、恶作剧、起哄、无理取闹、作业和考试作弊等属于学生的()
A.过错行为 B.不良品德行为 C.心理异常行为 D.不适应表现
来学网参考答案: A
来学网参考解析: 学生的过错行为是指那些不符合道德要求的问题行为,如调皮捣蛋、恶作剧、起哄、无理取闹、作业和考试作弊等。
3.“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育影响”体现了何种德育方法()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来学网参考答案: C
来学网参考解析: 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题干所述体现的正是陶冶教育法。
4.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果企图用“堵”和“压”的办法去解决,就会产生矛盾,造成反抗;用“大禹治水”的办法,能使学生明白事理,提高认识。这反映的是()
A.知行统一原则 B.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C.疏导原则 D.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来学网参考答案: C
来学网参考解析: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大禹治水”的教育方法是运用了疏导原则的体现。
5.组织活动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来学网参考答案: C
来学网参考解析: 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其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锻炼的方式主要包括执行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
6.“亲其师,信其道”体现了()的作用。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动机 D.道德行为
来学网参考答案: B
来学网参考解析: “亲其师,信其道”的意思是学生只有和老师亲近了,才会信任老师,相信老师所说的,接受老师的教育。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因此,答案为B项。
7.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指出:“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以美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心……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肄,久而自臭也。”从德育方法来讲,这里强调的是一种()
A.说服教育法 B.陶冶教育法 C.榜样示范法 D.实际锻炼法
来学网参考答案: B
来学网参考解析: 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题干的描述强调了周围的人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因此,属于陶冶教育法。
8.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法。这是因为()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来学网参考答案: A
来学网参考解析: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体现了对知、情、意、行四个因素的综合运用。
9.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是()
A.道德概念的掌握 B.道德信念的确立 C.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D.道德意识的形成
来学网参考答案: B
来学网参考解析: 学生道德信念的确立不仅取决于道德认知的深度,更主要的是通过道德实践,使学生获得道德行为的经验和富有情感色彩的体验。因此,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是道德信念的确立。
10.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上。
A.德育内容 B.德育规律 C.德育原则 D.德育方法
来学网参考答案: A
来学网参考解析: 德育目标是德育的总体规格要求,具体的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细化。
1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 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的矛盾
来学网参考答案: B
来学网参考解析: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12.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用简单粗暴、讽刺挖苦的做法来处理问题就违反了德育的()原则。
A.知行统一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C.疏导 D.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来学网参考答案: C
来学网参考解析: 疏导原则,就是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拒绝用简单粗暴的做法来处理问题的原则。
13.教师在德育工作中抓“闪光点”以提高学生品德的做法,体现了()的德育原则。
A.说理疏导 B.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 C.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D.可接受性
来学网参考答案: C
来学网参考解析: 略。
14.学生能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这说明其品德发展达到()
A.服从阶段 B.依从阶段 C.认同阶段 D.内化阶段
来学网参考答案: D
来学网参考解析: 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及其价值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15.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思想品德课及各学科教学 B.政治课 C.班主任工作 D.共青团活动
来学网参考答案: A
来学网参考解析: 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16.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属于()
A.后习俗水平 B.准习俗水平 C.习俗水平 D.前习俗水平
来学网参考答案: D
来学网参考解析: 柯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前习俗水平包括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17.()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加涅 D.费斯汀格
来学网参考答案: D
来学网参考解析: 略。
18.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
来学网参考答案: D
来学网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品德的概念。
19.品德是许多心理成分的“有机结合物”,在品德形成过程中被称为“催化剂”的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来学网参考答案: C
来学网参考解析: 道德认知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但人的道德认知并不能直接转化为道德行为,当道德认知(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成为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它们就成为道德动机。所以,答案为C项。
20.后习俗水平的特点是()
A.着眼于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己的利害关系 B.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 C.着眼于正义和个人尊严 D.着眼于法律的权威
来学网参考答案: C
来学网参考解析: 后习俗水平的特点是:个体不只是自觉遵守某些行为规则,还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并在考虑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的基础上形成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
21.柯尔伯格致力于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研究,提出了品德发展阶段理论,这个理论分为()个阶段。
A.4 B.5 C.6 D.7
来学网参考答案: C
来学网参考解析: 柯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
22.根据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如果一个孩子已能够用公道不公道作为道德标准,他可能的年龄是()
A.5岁 B.7岁 C.10岁 D.12岁
来学网参考答案: D
来学网参考解析: 略。
23.道德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是()
A.小学 B.中学 C.幼儿园 D.大学
来学网参考答案: B
来学网参考解析: 道德信念的确定大约在15岁之后。中学阶段是道德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
24.关于道德与品德关系的说法,最全面的是()
A.二者相互区别 B.二者相互联系 C.二者相互独立 D.二者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
来学网参考答案: D
来学网参考解析: 略。
25.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 B.皮亚杰 C.柯尔伯格 D.加涅
来学网参考答案: B
来学网参考解析: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他采用“对偶故事法”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行研究。
26.选择德育方法首先要考虑的是()
A.德育目标 B.德育内容 C.学生的年龄特点 D.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
来学网参考答案: A
来学网参考解析: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预期结果,德育方法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所以,选择德育方法首先要考虑德育目标的要求。
27.德育工作者在德育过程中起()
A.指导作用 B.主导作用 C.辅助作用 D.决定作用
来学网参考答案: B
来学网参考解析: 略。
28.甲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偷吃零食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以为()
A.甲同学错误大 B.乙同学错误大 C.两者都没错 D.两者错误一样大
来学网参考答案: A
来学网参考解析: 他律道德阶段又称为权威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6~8岁),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
29.“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来学网参考答案: D
来学网参考解析: 因材施教原则是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体现了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
30.下列德育原则与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有关的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来学网参考答案: B
来学网参考解析: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根据马卡连柯的成功教育经验进行总结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