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练习】2018年初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综合能力模拟试题(九)

2017年11月07日 来源:郝达教育

 1.王某最近非常害怕汽车,不敢独自过马路,担心汽车突然失控撞过来。社会工作者先与王某一起把他 害怕的事情按害怕程度进行排序,然后从最轻度的开始做起,如果他仍然感到害怕,就做放松练习,王某对汽车的害怕程度逐渐减轻。上述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了( )技巧。
  A.系统脱敏
  B.快速脱敏
  C.厌恶疗法
  D.果敢训练
  2.服务对象:现在找工作,用人单位很注重外貌,我要是长得漂亮就好了……社会工作者: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但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啊,就拿我来说,工作和家庭都不错,可我的身材很胖,有时别人也 会嘲笑我,后来我就想明白了,要求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事情。上述对话中,社会工作者运用了()技巧。
  A.反映感受
  B.理性功课
  C.自我表露
  D.去灾难化

  3.怀旧是老年人将意义赋予生活过程的一部分。在对过去的缅怀中,老人会有一些新的需要。一位老人 改变居住环境后,总是喜欢谈论过去不如意的经历。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首先需要做的是()。
  A.聆听老人生活中的困扰
  B.表达自已对老人想法的理解
  C.将老人界定为有问题的人
  D.将老人转介给其他社会服务机构
  4.一位初二的女生向学校社会工作者诉说,因为自己的父母是农民工,穿不起名牌衣服,班上一些同学 不喜欢自己。她觉得没法跟这些同学相处,还觉得生在这样的家庭很不幸。社会工作者帮助她认识到其想法过于绝对化。该社会工作者采用的是( )模式。
  A.人本治疗
  B.理性情绪治疗
  C.危机介入
  D.家庭治疗
  5.小张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上班,妻子是一名小学教师,孩子正在读初中,平时各忙各的,周末全家外 出郊游,生活有序,其乐融融。此时,小张的家庭处于家庭生命周期的()。
  A.形成期
  B.发展期
  C.扩展完成期
  D.收缩期
  6.人本治疗模式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人具有发挥自身内在各种潜在能力、追求不断发展的基本趋向。 在运用这种模式帮助服务对象时,社会工作者要对服务对象表现出无条件的接纳,它的主要目的是( )。
  A.给予服务对象关心和爱护
  B.让服务对象表露真实的自我
  C.引导服务对象宣泄压抑的情绪
  D.给予服务对象社会支持
  7.个案管理是联结和协调各种不同服务体系的运作方式,以确保运用最完善的方式来满足服务对象需求 的服务方法。在个案管理中,如果评估的结果显示服务对象的问题或需要没有得到解决或满足,则必须考虑重新回到( )阶段。
  A.个案发掘与转介
  B.评估与选择
  C.个案管理服务计划
  D.个案管理服务执行
  8.学校社会工作者小张发现有一群初中男生经常聚集在操场,欺负一些体格较差的同学。小张计划解决 这一问题,他运用不同的小组工作技巧帮助他们改变不当行为。这时小张所扮演的角色是()。
  A.使能者
  B.协调者
  C.矫治者
  D.教育者
  9.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之一,与个案工作和社区工作方法相比,小组工作功能和效果上的特 点是( )。
  A.帮助服务对象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问题
  B.帮助服务对象利用与其他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和动力,解决个人社会心理功能性方面的问题
  C.通过组织服务对象参与机构决策的过程,培养服务对象利己利人的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D.通过组织服务对象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意识,共同改善生活质量
  10.社会工作者小周观察一个新建小区时发现大多数居民来自外地,居民之间沟通较少,对社区建设也漠 不关心。因此,小周策划了一个题为“社区家园”的小组活动方案,以培养小组成员的社区归属感。小组内 容以发展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能力、挖掘组员潜能及培养领导意识为主。该小组工作模式属于()。
  A.社会目标模式
  B.发展模式
  C.互动模式
  D.治疗模式
  答案:1.A 2.C3.A4.A5.C6.D7.C8.D9.C10.A

 11.下列原则中,不属于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是( )。
  A.组织原则
  B.同化原则
  C.顺应原则
  D.认知原则
  12.小强 2 岁时由于父母忙于工作被送到乡下外婆家抚养,外公外婆对其十分疼爱,百般呵护。6 岁时, 小强回到父母身边并进入小学。这时他性格十分内向,爱哭,害怕与陌生人交往。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论, 小强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是没有完成()的矛盾冲突。
  A.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B.自主对羞怯、疑虑
  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主动对内疚
  13.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价值观念多元化,行为方式多样化。但是,尊老爱幼仍被 视为美德,不孝敬老人仍为世人所谴责。这体现了社会环境的()。
  A.多样性
  B.滞后性
  C.动态性
  D.稳定性
  14.小张的父亲在教育他时常采用以下方式:每当他表达自己的观点时,父亲就训斥道:“不要与大人争辩,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长,很多事情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小张考试成绩下降时,父亲就少给零用钱。小
  张家长的教育方式属于( )。
  A.权威型
  B.专制型
  C.纵容型
  D.疏离型
  15. 社会环境系统影响人类行为。 着名学者玛格丽特?米德曾对南太平洋萨摩亚群岛人们的青春期进行研究,发现萨摩亚人并没有经历所谓青春期的“风暴与压力”,而是看到当地人很平静地由儿童期逐渐转换至成年期,并轻松地接受成人的角色。这说明了( )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A.遗传
  B.家庭
  C.组织
  D.文化
  16.认知行为理论是社会工作常用的重要理论,它来自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和阿德勒的认知理论。 根据认知行为理论,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应该着眼帮助服务对象改变( )。
  A.自己的看法
  B.情绪宣泄的方法
  C.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D.生活环境
  17.小何每当儿子哭闹就会动手打儿子,在妻子的劝说下来见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小何幼年时, 其父亲有酗酒习惯,并在酒后常常打骂小何的母亲。同时,小何的上司是一个非常霸道的人,常要求小何加班。社会工作者经过评估得出的结论是:小何之所以打儿子是因为从身边权威人士那里看到“强势”处理 问题方式的“好处”。社会工作者是用()理论作为评估和分析小何行为的理论框架。
  A.精神分析
  B.存在主义
  C.社会学习
  D.家庭治疗
  18.王某因失业而经常闷在家中,每天喝酒解愁。由于喝酒过量,导致身心出现问题。在家人的鼓励下, 他向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社会工作者引导他思考喝酒的好处和坏处,并建议他记录何时、何地、在什么情况下会喝酒, 以及喝的数量等资料, 然后请他寻找不同方法去转移想喝酒的念头。 社会工作者是运用 ( ) 理论去协助王某解决他喝酒过量的问题。
  A.危机介入
  B.理性情绪治疗
  C.认知行为
  D.精神分析
  19.张某一家长期处于贫困之中。社会工作者杨某在与张某一家交谈中发现张某及其家人认为贫穷是命中 注定的,他们没有能力去改变这种状况。面对张某一家的情况,杨某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有能力改变环境中的不利影响。杨某做出这种分析的理论依据是( )。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行为理论
  C.系统和生态理论
  D.增能理论
  20.小方平时说话流畅,但一到正式场合,面对众人说话时就紧张,结结巴巴。社会工作者小李通过与小 方的交谈了解到,小方认为在正式场合说话必须完美无缺,否则会被人嘲笑。小李决定先让小方接受这样的观点:说话时难免犯些小错误,不必过分在意。小李的介入策略主要依据了( )。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行为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存在主义理论
  答案:11.D 12.D l3.D l4.B l5.D l6.A l7.B l8.B l9.D 20.B

郝达教育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郝达教育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郝达教育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郝达教育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郝达教育—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郝达教育(点击进入)

最新资讯
获客广告

热门专题